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桂林:聚焦“民之所盼”强化政治监督

从清秀迤逦、翠竹葱郁的阳朔遇龙河,到层层叠叠、云雾缭绕的龙脊梯田;从水清岸绿、一步一景的会仙湿地公园,到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漓江边乌桕滩……春夏秋冬,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桂林的八方宾客无不沉醉在风景如画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桂林市聚焦“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以下简称“两个保护”)强化政治监督,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的生动缩影。

去年以来,桂林市纪委监委准确把握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聚焦“两个保护”这一“国之大者”,精准纠治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专项监督,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截至去年12月底,该市生态环境局、漓管委、市水利局等10个生态环境领域职能部门牵头开展非法采砂、畜禽污染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污染河道等问题317个,及时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漓江保护涉及桂林市12个县区,呈跨层级管辖、跨行业监管、跨地区交叉等特点。桂林市纪委监委围绕漓江生态保护,打造监督检查室牵头抓总,派驻职能部门纪检监察组、属地纪委监委契合互补、同向发力的“室组地”模式,示范带动构建市县两级“室组地”联动模式,合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0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1人,保障党中央关于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如针对群众反映兴安县漠川乡庄子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直排五里峡水库的问题,市纪委监委成立“室组地”联合调查组,直指问题、直插一线开展调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污水处理站情况,并调阅领导分工文件及污水处理站费用拨付情况等材料,发现兴安生态环境局存在不正确履行职责,对全县各乡镇农村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维护监督检查不力等问题,最终2名相关责任人被处分,形成强大震慑。

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广西第一个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也是目前桂林市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最多的一个项目。该市纪委监委把实施好该工程项目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建立起党委政府负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负“一岗双责”、纪检监察机构负监督责任、生态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市“两个保护”专项监督办履行工作调度、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跟踪落实等职责的责任体系。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推动下,目前整个工程83个子项目中,共有81个已开工。

近期,桂林市纪委监委还与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提升工程项目、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水电站整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对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违纪违法问题严查严办、快查快结。(桂林市纪委监委)

玉林:抓实“选育管用”全链条 锻造过硬铁军 防城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