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毕业季 我与导师团的故事(3):教学相长,启迪后学

原标题:毕业季|我与导师团的故事(3):教学相长,启迪后学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凤凰花开,蝉鸣共响;一片冰心,桃李万千。围绕“爱国力行,明理致远”毕业季主题,学校面向全体毕业生征集“我与导师团的故事”。故事里导师或是成长烦恼的侧耳聆听人,或是学习研讨的悉心答疑者,讲述中展现了导师们的育人赤诚之心,涵盖了师生共处的美好时光。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多个“我与导师团的故事”,共同感受毕业生们的跟师体悟。

思路清晰,注重整体

龙华临床医学院“启德明智”导师团撰文:陈亦融

初识沈琳老师是在《中医内科学》的课堂上,她负责胸痹与心悸两章节的教学,我从沈老师的授课中清晰地梳理出中医对心系疾病的认识和发展。在我调整好状态步入临床轮转后,我曾代表学校外出参加技能大赛。筹备全国大赛的脚步跌跌撞撞又泥泞不前,医院班车承载着惴惴不安的我驶向学校,坐在熟悉的教室里,向窗外一望,我看见透明的玻璃反射着日光,更看远一些,望到了对岸,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像一排苍翠的杏树,静静地立在午后的阳光里吐气。

毕业季  我与导师团的故事(3):教学相长,启迪后学

夏日葱茏,烈日灼灼,有些我自己未意识到的改变在悄然扎根。再见到沈老师,是中内问诊培训课。也是从这一堂课开始,我对整个培训的思路才有后知后觉的重新认识。她是公正且严厉的,但这带来的益处在后来会变得很明显。第一个心悸病例,她安排了心瘅。友人抽到这题,她很优秀,并没有被沈老师提供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迷惑,完美地完成了这次考核,关注疾病本身的转归,将疾病看成一个整体,才能抽丝剥茧,雾里看花。后来,我加入了林钟香教授的工作室,林钟香是沈琳老师的恩师,我跟着沈老师临诊时,才回味出沈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是支撑我走过2019年夏天的基石。

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

曙光临床医学院“四明”导师团撰文:王泽惠

突然驻足在这个六月,我回首过往的路途,一数竟已五年光景。席慕蓉在《写给幸福》中这么说:“在年轻的时候,在那些充满了阳光的长长的下午,我无所惧怕,只因为我知道,在我的生命里有一种永远的等待。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而你,你一定会来。”在学医这条路上,我最该感谢的是曙光“四明”导师团的老师们对我们的教诲,是老师们对我们全心的付出,是老师们对我们的期待。

毕业季  我与导师团的故事(3):教学相长,启迪后学

大三时,我第一次接触曙光临床医学院和“四明”导师团,还清楚地记得沈若冰老师说,希望曙光能给予我们归属感,希望我们在曙光能找到归属感。当时老师的五点建议,至今仍给我强大力量:一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没有人愿意做的事情我来完成,抓住一切临床实习中宝贵的锻炼机会;二是学习要有韧劲,主动汲取“知识”,切换学习模式,认真写病史;三是吃亏就是福,付出得多就一定会有更多回报;四是尊重和理解,尊重所有在曙光遇到的老师、患者,甚至是工作人员;五是重视每一次考试,不要让自己在任何一个环节掉队。

之后,导师团每个月都为我们准备了临证漫谈,以传承弘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加强中医特色内涵建设和学习,教学相长,启迪后学。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余,导师团也会给我们提供其他学习或者沙龙机会。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我们通过四明科普团,进入各个社区进行科普,学以致用,用自己的一分光一分热,去温暖他人,奉献社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岳阳临床医学院“杏林”导师团撰文:方仪德

相传,在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有个“女超人”,她雷厉风行,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临床技能,对待学生温柔耐心却又不失严厉,言传身教,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她就是杏林导师团的钱风华老师。

毕业季  我与导师团的故事(3):教学相长,启迪后学

虽然我在学校也曾听过钱风华老师的一堂课,但接触不多。再一次见面,是钱老师给我们作心肺复苏培训。培训课上,钱老师出场时就“放话”,要用最短的时间让我们掌握标准的心肺复苏技能。于是我们在看过一遍书后,就直接上手。第一遍虽然有些笨拙,但第二遍也基本掌握了流程。一场教学下来,几乎每个人都能独立、较为流畅地进行心肺复苏。不同于以往的理论教学,钱老师更注重学习的效率和实践的效果,她会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给予优缺点短评,不断引导我们学生去思考,促使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正加强。

在理论学习方面,钱老师也深刻影响着我。背书是每一个中医大学子必备的一项技能,虽然大家都知道“死记硬背”只是一时之功,理解掌握才是硬道理,但是囿于知识储量少,又很难理解知识点,这个时候其实最需要老师帮助。在一次比赛中,钱老师是我们急救站的培训老师。我们在整理急救比赛资料时,很是困惑内科学、急救医学有关疾病的论述中哪些是应该背诵的,不同版本的内科学教材对疾病指导原则、使用的药物不同,怎样学习记忆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钱老师指导我们整理资料并发给她修改,老师在看到我们的资料后给出“太多、太乱”的意见。不久后我们收到了老师整理后的文档,其中没有大段的文字,更多的是表格和精炼、有逻辑的文字,钱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曾经有人问钱老师,“急诊科是所有科室中最忙的,还要同时承担多个教学、科研项目,不累吗?”钱老师回答道,“我并不觉得累,相反很高兴,因为我热爱这份事业。”“超人”,指的就是这些全心全意、不知疲倦投入自己热爱的事业中的人吧,带给他人力量和安全感,也让自己的方向更加坚定。

供稿:学工部(研工部)

图片:学工部(研工部)

相关阅读:
油价“六连停”终止背后:需求复苏“撑起”行情 毕业季 研究生导师:李斌、陈跃来的育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