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公共到共享,接力服务“最后一公里”
运营了8年多,广州的公共自行车将退出历史舞台。日前,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宣布,由于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共享单车)已较好满足市民短距离出行需求,广州公共自行车于10月15日起停止运营。该公司同时公布了退押金的方式,用户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退回押金。
从去年底以来,武汉、深圳罗湖区、福州等地的公共自行车先后宣布停止运营。从各地公布的停运原因来看,大多都是因为共享单车已经较好满足了市民短途出行需求。与需要固定地方停放取用的公共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不仅投放数量多,而且手机扫码,随停随走,使用更方便,用户体验也更好。就拿广州来看,共享单车最高峰达到100万辆,目前仍有60万辆,而公共自行车运营8年,目前也仅有2000多台车辆在运营。共享单车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均已远远领先于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在设计之初是为了解决公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绿色出行,由政府主导兴建、委托企业运营管理的公益性项目,而如今,共享单车已经能够提供更好的市场化解决方案,完全可以替代公共自行车的功能。从公共服务的原则来看,一般应进入市场化程度不高、不具有赢利空间,但又是市民生活必需的领域。此时,社会资本大量进入,已到了公共自行车功成身退之时。如果继续该项目,不仅服务效率低,而且每年还需要支付高额的运营费用,也有违公共财政职能。因此,各地公共自行车项目纷纷下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公共自行车虽然下线了,但从公共自行车到共享单车的变化,却可以为公共服务模式探路。在市场不成熟、市民又有需求的领域,由政府主导来进行投资服务,可满足市民需求,一旦市场成熟,有了市场化的替代服务方式时,政府主导的服务模式就可以逐步淡出。而政府前期的运营经验,又可以为市场监管提供参考,实现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的有效衔接。
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公共自行车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公共服务却不能停。比如,对于共享单车,如何保证合理的投放数量,如何对违规停放进行管理,如何创造更好的骑行环境,增加更多的单车道和停放点,这些都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加强与共享单车企业的合作来实现。
(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