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96”工作制当以高压监管扭转高压加班
在程序员圈子里颇有名气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有人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戳到了众多程序员的痛处和泪点。一时间,关于程序员职场生存状态的讨论又迎来一波热潮。
“996.ICU”的全称是“工作996,生病ICU”,源自程序员之间的一种自嘲说法,意思是如果按照“朝九晚九,一周六天”的模式工作,迟早得进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了。“996”模式在互联网企业是普遍的存在,在“996.ICU”上曝光的几十家互联网企业里,华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搜狗、58同城等企业均上榜。
其中,明者如杭州电商公司有赞甚至强行推行“996”工作制度,其CEO白鸦在面对公众质疑时回应称,“这次绝对是好事,会让更多人了解有赞的文化,也会让更多人进有赞的时候谨慎考虑下。”一时间激起了强烈的舆论反弹,毕竟在此之前,“996”虽然在圈内很常见,但多数企业对外还是遮掩或暧昧态度,这样赤裸裸“炫耀”的实属罕见,让人震惊。
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不会明面上强制要求员工加班,但奉行另一种隐形的“996”:不公开发文或明确要求加班,但是真正按点上下班、拒绝加班的人,会在相应评价体系中受到排挤和差评,影响收入、晋升,甚至失去工作。这样所谓的“弹性工作时间”遵循的不是市场规则与正向激励,而是“以上临下”的强制逻辑与行政管理思维。
想想也知道,企业所谓的“为情怀奋斗”“为理想加班”的鸡汤式话术,实质上就是对员工剩余价值的压榨。至于员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基本的健康权,在企业利益面前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IT行业作为加班的“重灾区”,只是问题暴露最多的行业,现实中,过度加班是跨越了某一具体行业的。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仅有18.05%的白领不需要加班,有9.18%的白领平均每周加班时间在20小时以上。这一代上班族好像被拧紧了发条的木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加班态势下,住进ICU或许是部分行业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也都知道,法律对员工劳动时间一直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如果相关用人单位违反这一上班时间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若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让企业整改,拒不执行的可以让法院强制执行。
但在现实中,一则,为了保住饭碗,员工直接申请仲裁的几率小得可怜;二则,企业包装的“弹性工作制度”也让核算加班时间变得十分困难,员工很难拿出直接证据证明自己的工作时长。多数人除了继续默默忍受,别无他法。
过去几年,“996”工作制屡屡见诸报端,但是员工的反击、媒体的批评,对企业来讲好像都打在了棉花上,“不痛不痒”。
企业过度加班、员工疲于应对的长期存在和加剧,造成了较为严峻的劳动维权现状。指望追求利润的企业主动改变并不现实,各级劳动权益保障机构等职能部门和工会组织理当出手,加强监管力度,约谈相关企业,帮助员工维权,建议常态化的监管制度并确保高效运转,以“高压监管”扭转“高压加班”。
现代职场压力山大是常见现象,但无论如何,敬畏法律、尊重员工基本权益的底线,不能被轻易践踏。保护好员工的劳动时间,就是维护社会心态,提升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解决“996”问题是严肃的法律命题,也是人文命题,是到了该重视和严肃对待的时候了。陈禹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