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器官移植医生为患者“庆生”

原标题:器官移植医生为患者“庆生”

器官移植医生为患者“庆生”

 13日下午2时,突如其来的降雨未能阻挡重逢的脚步,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在青年路华美达酒店举行。寿星是肝移植重生20周年的赖立汉先生,为其庆生的是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知水教授等多名器官移植界的专家。110位肝移植患者及家属共同见证这温馨时刻。

“换肝”后迎来20岁“生日”

他向病友分享五点康复心得

“感谢陈知水教授、魏来教授的救命之恩,没有你们的付出,我今天无法站在这里。”生日会现场,66岁的赖立汉发表简短感言,现场掌声雷动。

 20年前,赖立汉突发亚急性肝坏死,在同济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当年,赖立汉46岁,为其主刀的陈知水医生还是一名36岁的小伙儿。一晃20年过去了,赖立汉身体硬朗,每天保持两小时以上中等强度运动锻炼。

“每一个看到我的病友,都感到有些惊讶。事实上,我自己也没想到能恢复得这么好。”赖立汉说,20年前技术还不像现在这么成熟,术后时常听到病友去世的消息,心里郁郁寡欢,也有点自暴自弃。复诊的时候,魏来教授开导他,一定不要把自己当成病人,要把自己看做健康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赖立汉发现,心境开阔了,身体情况也稳定下来了。

在生日会上,赖立汉向病友们分享了五点康复心得:每一位移植康复患者都是一个健康人,一定要放下心理包袱,享受快乐的生活;术后复查和用药非常重要,一定不能自作主张;重视运动锻炼,一静不如一动;身体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医生;乙肝接受肝移植的患者,抗病毒药物一定不要停。

累计开展2000例肝移植

他有信心让患者活过“N个20年”

陈剑,2003年肝移植,2010年举办婚礼,2015年喜得千金;

周波,2009年肝移植,从2011年人生中第一场马拉松开始,迄今累计跑完60个“全马”和37个“半马”;

邢登清,2010年肝移植,术后连续四次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移植运动会;

李生文,2016年肝移植,术后三个月恢复体育锻炼,从每天快走升级为每天慢跑……

这场由同济肝移植康复联谊会和湖北人福药房联合举办的特殊生日聚会上,主办方精心制作了肝移植康复者生活现状的视频短片,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来到了现场。陈知水教授仔细辨识一张张面孔,嘴角扬起微笑。

“看到各位身心健康,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向你们表示祝贺!”陈知水教授在发言中说,此次重逢,自己有两个最大的感受:首先,器官移植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世界医学之巅,也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最后一道防线。看到大家生活得很好,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其次,20岁正当壮年,同济器官移植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让每个患者都活过“N个20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知水教授介绍,同济器官移植总量超过6000例,其中肝移植有2000多例,五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一名名叫黄大群的患者2000年接受肝移植手术,21年过去依然健在,是同济迄今为止存活时间最长的肝移植患者,这一数据仍在不断刷新。

哪些因素影响着患者的生存期?陈知水教授介绍,在医疗的层面,取决于手术质量和术后管理;在患者的层面,术后应坚持定期复诊,规范用药,适当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抑郁伤肝。

记者武叶见习记者张惟乔通讯员郭健

相关阅读:
172家企业为退役军人供岗4748个 防范较强降水天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