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武汉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

原标题:武汉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

武汉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

武汉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

武汉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

 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恰逢国际《湿地公约》签署50周年。大型系列电视访谈节目《绿色中国云对话》推出世界湿地日特别节目,聚焦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水”,并连线武汉。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教中心联合主办的这档节目,连线访谈国内外各方代表,探讨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净化水质的重要作用,突出湿地与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鼓励公众积极行动,共同参与保护湿地,为减缓湿地退化作出努力。该节目在人民网、央视频和绿色中国网络电视联合播出后,反响强烈。

湿地有多重要?

保护湿地是解决全球淡水来源危机的关键

湿地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到底有多重要?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节目中致辞称,地球上只有2.5%的水是淡水,可供人类使用的不足1%。目前,全世界还有22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人类必须加强湿地保护,停止湿地破坏,提供更多、更好的淡水资源,促进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玛莎·乌瑞格,也应邀作为嘉宾致辞。她说,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强调湿地对提供淡水的价值。淡水对生命来说至关重要,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淡水来源的保障。世界正面临淡水来源的危机,并已出现了严重后果,而湿地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水是可以饮用的淡水,很多都储存在包括河流、湖泊、沼泽、三角洲和储水层等在内的湿地中。因此,湿地是极其重要的淡水来源。然而,自1700年以来,世界上90%的湿地都已经消失,湿地消失的速度已经超过森林消失速度的三倍。

“现在我们应该思考湿地的价值,认识湿地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她说。

中国做了什么?

 64处湿地跻身国际重要湿地

访谈嘉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司长吴志民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三五”以来,中国实施湿地补助和湿地保护恢复项目2000多个,修复退化湿地面积701.1万亩,新增湿地面积303.9万亩,补偿鸟类损害农作物面积14.33万亩。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5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家湿地公园201处,总数达899处;全国湿地保护率由46%提高到50%以上。

《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玛莎·乌瑞格在致辞时说,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履约,共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是国际湿地城市的领军者,有6个中国城市于2018年获得了“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在未来的“十四五”规划中,中国将致力于改善生态系统的状况,加强大江大河及其他湿地的环境保护。玛莎·乌瑞格认为,此举“值得点赞”。

武汉将怎么做?

探索湿地保护与教育的“新模式”

市园林和林业局负责人作为全国3位地方连线嘉宾之一,接受了主持人访谈。

她说,武汉两江交汇,165条河流纵横交错,166个湖泊星罗棋布,是名副其实的“湿地之城”。湿地面积16.2万公顷,占武汉国土面积的18.9%。

近年来,武汉通过湿地岸线修复、河湖水系连通、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等举措,持续开展两江四岸整治、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六湖连通、四水共治、海绵城市试点等一系列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武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制定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划定了一批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形成了湿地保护的“武汉样本”。

在众多湖泊中,沉湖湿地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它面积达116平方公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被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

武汉市高度重视沉湖湿地保护工作,近年来投入近亿元,实施退养还湖7.8万亩,且每年投入近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补偿,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也不断改善。上个月,监测到在沉湖的越冬水鸟就有47种、近8万只。

除了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武汉还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共14个各类湿地保护地。

今年,武汉将承办《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目前,会议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武汉将以办会为契机,全力冲刺“国际湿地城市”这一“全球殊荣”。

该负责人说,当前,武汉正积极响应上一届湿地大会上提出的有关决议,全力打造一批示范“小微湿地”,推进实施“智慧湿地”建设。同时,加快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探索湿地保护与教育的“新模式”,成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湿地管理委员会,壮大志愿者队伍;开展中小学生“小湿地长”研学活动,全面提升湿地保护水平。

对武汉市将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玛莎·乌瑞格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次所有缔约方交流分享经验的好机会,将使全球湿地保护行动更上一层楼。”

市民应怎么做?

除了照片和记忆,什么也不要从湿地带走

“武汉市民到湿地游玩,要注意一些什么?”记者问。

 WWF武汉项目组咨询专家陶旭东回答:第一,只是看就好。只是用眼睛、用手机、用相机去欣赏、去拍摄湿地的美景,不破坏湿地的一草一木。除了照片和记忆,什么也不要从湿地带走;第二个,很多湿地存在着科研、科普宣教等功能,市民家庭,特别是亲子家庭,可以关注一些科普发布平台。有些湿地科普和环保公益活动,可以鼓励孩子参与,这对增强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记者明眺生通讯员赵旋吴晓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今 2024-06-23
  • (文化中国行)古琴台修缮一年既很长又很短

    (文化中国行)古琴台修缮一年既很长又很短

    来源:长江日报焕新归来的古琴台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长江日报记者刘斌摄□长江日报记者王慧纯通讯员成成梅子山下,月湖畔,... 2024-05-20
  • 特写 | 死灰复燃的违规种植

    近日,在洞庭湖畔的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派出工作小组,来到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场督察湿地保护情况。初夏的洞庭湖微波荡漾,湖面吹来 2024-05-20
  • 中央环保督察点名荆州对洪湖治理有畏难情绪,市委书记表态

    中央环保督察点名荆州对洪湖治理有畏难情绪,市委书记表态

    洪湖是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是江汉平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中下游最具代表性的湖泊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区域之一。但在2... 2024-05-19
  • 商业航天竞逐新赛道

    商业航天竞逐新赛道

    2024年1月11日,在山东省海阳市附近海域,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在进行首飞发射前的准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 2024-04-29
  • 7岁男孩被46名家长要求转学背后

    7岁男孩被46名家长要求转学背后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某小学一年级某班46名家长联名向学校表示,希望新来的一名学生小明(化名)尽快转学。根据红... 2024-04-22
3年后,武汉年户均停电时间 不超过10分钟 东湖的候鸟朋友“上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