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写 | 死灰复燃的违规种植

近日,在洞庭湖畔的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派出工作小组,来到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现场督察湿地保护情况。

初夏的洞庭湖微波荡漾,湖面吹来暖湿的气流,不时传来啾啾鸟鸣,远眺可以看到枫杨、旱柳等林木沿着湖岸线、洲滩茂盛生长。但督察人员告诉记者,在湿地保护区里大量种树需要大面积挖沟抬垄,严重改变湿地形态,导致湿地浅水、滩涂面积减少,不利于湿地保护动物的生存繁衍。结合前期暗访掌握情况,督察组初步判断南洞庭湖区存在违规种植林木的问题,于是乘船进湖再探究竟。

船进入自然保护区,沅江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指着一处洲滩介绍:“这里原来种了很多欧美黑杨,上面要求彻底砍伐清退。这些枫杨、旱柳是砍了黑杨后新种植的。”伴随着发动机的阵阵轰鸣,湖面上行驶经过一艘艘船舶,它们正在忙着转运砍伐后的杨树木材,还有的船舶停靠在岸边,等待机械吊臂把杨树木材装上船后运走。

为什么要砍伐欧美黑杨?据介绍,源自欧美的黑杨是一种造纸经济林,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大面积引进湖区种植。它被称为“湿地抽水机”,大规模种植使湿地单一化森林化,严重损害湿地生态,使得柔软的湿地日益陆地化,还有些种植户挖沟抬垄,破坏湿地自然形态,严重威胁鱼类等水生动物和鸟类的正常生存环境。2017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湖南省反馈督察意见指出,洞庭湖区种植造纸经济林欧美黑杨,面积达39.01万亩,严重威胁洞庭湖生态安全问题。同年,湖南省制定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前全部清退自然保护区内欧美黑杨。“今天看的问题很明显,南洞庭湖区部分已经完成欧美黑杨清退的区域,违反有关清理要求,又复种了枫杨、旱柳等林木。我们今年4月暗查也发现,有的已清退区域甚至正在挖坑、种树,违规种植在死灰复燃!”督察工作人员对记者一边展示照片一边介绍。

行驶四五十分钟后,船靠大山岭东南侧。记者跟随督察人员一行上岸,直入眼帘的是密集分布的沟、垄,昔日的自然湿地已经变成如今的陆地景观。督察人员爬上一处土垄,这是之前为种植欧美黑杨,挖沟抬垄所形成的地貌。“按照湖南省的工作方案,除了清退欧美黑杨,还要同步开展退林还湿、平沟还水等生态修复工作。”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现场勘查,当地仅仅是在原有的土垄上新种植了旱柳,平沟还水等恢复近自然湿地景观的重要工作却基本未开展。

继续行船到大山岭西南侧,督察人员发现这里与大山岭东南侧的情况十分类似,随即又通过无人机航拍保护区,更加全面地看到了沟、垄遍布的陆地化景观,湿地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不及预期。

一路走一路看,督察人员一行又驱车来到南洞庭湖区沿岸的部分乡镇开展督察。在沅江市共华镇等地,记者看到复种的枫杨、旱柳比较常见,有的洲滩甚至种植了成片的林木。督察组还查明,2017年10月至2022年1月,沅江市水利部门在将本应实施生态修复的2.1万亩欧美黑杨清退区域出租给个人,违规用于枫杨、旱柳等林木种植。

“砍了欧美黑杨,却纵容复种了这么多林木,整改工作不严不实,导致退林还湿半途而废。”晚上8时,刚从现场回到驻地,督察组又连夜进行问询谈话。截至记者发稿前,当地有关部门正组织对相关问题进行认定,并向督察组提供了情况说明,正在抓紧研究整改办法。(记者黄秋霞自湖南报道)

相关阅读:
大连警方通报“120救护车和小车碰撞”:事故致救护车上一名工作人员及一名患者死亡 “胖猫”姐姐多平台账号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