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京报:杀人犯一天牢没坐,算旧账也要揭真相

原标题:杀人犯一天牢没坐,算旧账也要揭真相|新京报快评

以法治公平去熨平昔日的“正义褶皱”,更显法治本身的力量。

▲半月谈报道《杀人犯一天监狱都没进过!纸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截图。

▲半月谈报道《杀人犯一天监狱都没进过!纸面服刑15年,真相待揭穿》截图。

文|佘宗明

虽然是一起旧案,可因为情节匪夷所思,这起案件仍引起舆论的密集关注。

据半月谈报道,1992年,未满18周岁的男子巴图孟和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但凭借一纸保外就医手续,杀人犯连监狱的门都没进过,直接从看守所“重获自由”。2007年,纸面服刑15年后,巴图孟和从头开启“清白人生”,先后当选嘎查达(村主任)、蒙混入党、当选旗人大代表。

2017年,巴图孟和因涉嫌贪污犯罪被查,新账旧账一起算,法院决定对其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15年。

最新消息是,目前呼伦贝尔政法委已联合公检法三方、纪委监委及陈巴尔虎旗有关单位就该事件展开调查。

很多人常说: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在该案上,正义最终也没有“缺席”:在巴图孟和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前几个月,被害人母亲持续20多年反映的巴图孟和“纸面服刑”问题,引起当地注意,最终他的结局也验证了那句话——该来的,迟早会来。

时隔25年后,对当事人巴图孟和数罪并罚、判刑15年,彰显了“既往亦咎”的法治态度:虽然巴图孟和“纸面服刑”背后连着的,是20多年前的办案漏洞,当年的办案条件与法治生态跟今天的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不意味着,“遗留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在此情形下,让犯下故意杀人罪的当事人还上“旧债”,而不是以“年代久远,旧账不算”的态度将其一笔勾销,也有助于为此事续上正义句号。

在该事件上,正义要实现,还要不打折扣地实现。就目前看,案件留下的那些疑点,也有必要在回溯性调查的基础上给出答案,给受害者家属以说法,给公众以交代,也用个案正义去维护人们的法治信仰。

现在看,这事有几点疑问需要厘清:首先,当年身背命案的当事人保外就医有无问题?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获得保外就医有些门槛。报道提到,巴图孟和当年因“全身水肿、尿血”去检查;后来的保外就医手续上,有数名当地有关方面时任负责人的签字。但现在受害者母亲透露,保外就医手续等关键证据“不翼而飞”。这是否属实?当事人又是否真的身患重症?这些仍待还原。

其次,即便他符合保外就医条件,当地司法部门有无跟踪管理?报道说,办理保外就医手续后,巴图孟和并未按保外就医规定,向户籍地公安派出所报到并接受管理,而是如同正常人一样生活。

可按规定,保外就医不是让人“法外逍遥”,而是应梳理、跟踪监外执行的犯人,根据其“病情”作出相应处置,该收监的收监,该观察的观察。

再者,巴图孟和之后的人生中,这一页似乎完全翻过去了——他虽有犯罪前科,可这不影响他成为基层干部。虽然村干部不在公务员体系内,可有杀人等恶性犯罪前科的人,在这方面本不该那么畅通无阻。

这里面的部分问题,有些或许烙上了年代烙印,没法用今日法治健全的眼光去打量。但法治不容藏疾纳诟,有些“疾”与“诟”也许是以往留下来的,但该清除也得清除。

为了就这些讨说法,27年来,被害人的母亲“啥都没干,就要为小儿子讨公道”。但此前的调查工作进展跟其期许尚有距离。半月谈记者曾分别向当地公检法机关发去采访提纲,但1个多月过去了,3个部门均没有回音。

令人欣慰的是,在媒体报道后,当地多部门已介入调查,围绕该案的疑团也有望尽早解开。

在该案上,纸面服刑后“刑满释放”的巴图孟和,又因骗取、侵吞巨额草原生态奖补资金而“二进宫”,他有多少悔罪之意,令人怀疑。而今,他的涉罪问题得到了法纪层面的呼应,这是朝着正义迈步。接下来,也希望调查节奏加速,疑点得以厘清。

说到底,杀人犯一天牢没坐,算了旧账也要揭了真相。虽是旧案,但以法治公平去熨平昔日的“正义褶皱”,更显法治本身的力量。

责任编辑:郑亚鹏

相关阅读:
云南筹建云南体育大学,目前国内仅北体大一所“体育大学” 两年前"昆山龙哥被反杀"事件当事人家属:想平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