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站在“白衣天使”背后的那个人

原标题:站在“白衣天使”背后的那个人

科学研判,提前谋划;为发热患者、疑似病例救治提供指南;研究制定救治方案;争分夺秒,推进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院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处置中,他是“白衣天使”有序开展工作背后的那个人,他就是滨海新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疫情防控组医疗防控工作组副组长殷柏林。

站在“白衣天使”背后的那个人

新区首个疑似病例还是来了

2019年年末,看着新闻里不断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殷柏林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要是天津也发现这样的病例,该怎么办?于是,那几天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组织专家组来应对,如何组织诊断程序,如何做好患者的转运措施。一些针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应对措施,虽然没有写成正式的文件,却一遍一遍地在他头脑中闪现。他一度觉得是自己多虑了,事后证明,并没有。

殷柏林说:“1月16日,我们的医疗防控组在学习国家和天津市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文件基础上,结合滨海新区工作实际,对预检分诊、诊断程序、患者的转运等核心环节进行反复研讨,研究制定了《滨海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同时确定了59名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

就在1月20日中午,殷柏林突然接到滨海新区某医院紧急报告,发现1名由武汉返回的发热患者,他立即赶赴现场。这一天,滨海新区报告了首例疑似病例。“会诊的有来自急诊、呼吸、放射、重症等领域的专家,由于患者有流行病学史,我们当时都非常紧张,但结合影像观察来看,患者的肺部异常情况属于陈旧型,再结合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血常规检测,可以排除。”

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所有人对它知之甚少,一切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在疫情发生的前期阶段,“敌在暗处,我在明处”就更加困难。“一是未知,二是没有成熟的诊断治疗标准,我们只能在实战中逐步去了解这个病毒。”

第一例疑似病例排除后,殷柏林一直不敢泄劲儿。1月24日,大年三十的一早,一份疑似病例呈阳性的报告传到了他这里,“它还是来了。”紧接着,殷柏林把这一信息汇报给天津市卫健委,另一方面,他又开始联系转运患者到海河医院的负压救护车。

站在“白衣天使”背后的那个人

一道要进行巧解的“数学题”

疫情防控,医疗力量是重中之重。殷柏林迅速统筹全区医疗人才资源,建立滨海新区医疗后备队伍,全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组建8支应急医疗队共431人,负责处置新区新冠肺炎暴发流行防治工作;组建6支后备医疗队共359人,负责新区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不足时,医疗救治点的医疗救治工作;组建7支驰援医疗队共366人,负责市内其他地区及国内其他地区医疗支援任务。

2月9日凌晨2点,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接到天津市卫生健康委通知,要求滨海新区选派一支46人的医护队伍,早上8点之前必须上报人员名单和防护物资准备情况,当天就要出发驰援武汉。

滨海新区涉及医疗机构多,时间紧迫,如何才能合理分配各医院名额?摆在殷柏林眼前的是一道需要进行巧解的“数学题”。

殷柏林告诉记者:“此前我们对滨海新区各个医院进行了人才资源摸底,根据各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各单位已经承担的防控任务情况,立即确定各医院名额分配。这样既能保证支援湖北前线工作,又能同时确保滨海新区医疗队伍周转开。”

早上8点不到,经过5个多小时紧锣密鼓的工作,来自滨海新区7家医院的46人援武汉医疗队顺利组建完成,防护物资也落实到位。

每一项工作都按照要求落实

为提升发热患者的留观收治,做好防大疫的充分准备,按照天津市卫生健康委通知,滨海新区已纳入市级公示的7家发热门诊要在2月7日前,完成设置有3间发热门诊诊室和不低于20张隔离留观床位的提升改造工作,并要求2月15日前按照上述标准,再增加建设3家发热门诊医院。

时间紧,任务重,发热门诊能不能如期建设完成,关系到整个疫情防控大局。

接到命令后,殷柏林毫不迟疑,立即与区院感专家前往建设单位现场办公,出主意、想办法,指导提升改造工作,研究确定3家医院为新增建设发热门诊单位,并亲自协调指挥建设,现场提出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家发热门诊均提前完成提升改造工作。

站在“白衣天使”背后的那个人

天津泰达医院医务部副主任郭建民这段时间经常会见到殷柏林。“之前我们有一间发热门诊诊室,但是按照这次疫情的部署,需要新增部分诊室以及20张留观床位。当时我们医院的院感科主任已经去支援湖北一线,殷主任帮助我们协调了很多专家进行现场改造指导。”

疫情期间,天津泰达医院将原来的输液室改成了缓冲区,所有需要住院的病人都需要先在缓冲区或者各科室的缓冲病房进行平均72小时的隔离观察。“防护用品保障是否充足?医护人员防护服穿着是否规范?救护车消杀工作是否到位?”又一次来到医院现场的殷柏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看着每一项工作都按照要求落实,他总算舒了口气。

站在“白衣天使”背后的那个人

除了发热门诊,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物资、集中救治”原则,天津海滨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空港医院被确定为天津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天津海滨人民医院被确定为滨海新区首个救治定点医院,这就意味着要把医院住院楼进行腾挪,此时住院楼里还住着病人。

“为了防止患者分散带来的风险,转移过程中必须有组织地统一进行。2月3日,我们协调了120救护车16辆、医护人员60人、警车17辆、公安民警45人,在7个小时内顺利完成65名住院患者、15名医养老人和8名康复患者的转运任务。”殷柏林说。

殷柏林(右)组织防控工作

殷柏林(右)组织防控工作

“没事就好”背后是急人所急

2月26日,殷柏林的电话再次响起。

“我爱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急性大出血,出血量达到2000多毫升,医院里库存的AB型血全都输完还不能满足救治需求。”电话里是前几天求助过殷柏林的杨先生。原来,杨先生的爱人是一位前置胎盘的高龄产妇,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救治难度很大,前期预约的产科医院因考虑手术风险大且受疫情影响不愿接收其入院。杨先生咨询多家医院均因各种原因拒绝接收,无奈之下拨通了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的求助电话。殷柏林得知情况后,亲自协调把产妇安排进综合救治能力最强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正当杨先生静待好消息的时候,最不愿看到的情况发生了!

这时候,殷柏林又立刻联系滨海新区中心血站,要求血站全力以赴,务必保证产妇的用血需求,治病救人、挽救生命。

不久,杨先生打来报喜电话,告知母女平安,殷柏林简单答复“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的背后是殷柏林有条不紊的调度和安排,解决的却是他人性命攸关的大事。

他是经历过真正战场的军人

从抗击“非典”、北京奥运会、国庆等重大活动的卫勤保障工作,到如今的新冠肺炎防疫工作,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殷柏林经历过真正的战场。1986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二十岁出头的他就已经在云南省松毛岭地区,处置战场卫勤保障,是一名战地医生。

军旅生涯和战场经历,让殷柏林在处理各种急难问题时,都带着一股子作战状态和作战思维。在战场上,快速对前线进行补给,快速调配人员和物资,是把握作战时机的关键。“服从命令听指挥,令行禁止,善于思考应对突发状况,这些都是此前战场经历留下的好习惯。做事要画好圆圈,有始有终,要有部署、有过程、有结果。”殷柏林说。

殷柏林是江苏人,说话语气温和,但在同事眼中,他是个工作起来一板一眼、有脾气,工作之余非常爱护下属的人。滨海新区卫健委的张娜告诉记者:“主任对工作完成的标准要求很高,尤其是在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协调转运患者的时候,要求我们一定要进入战时状态,急病人之所急,要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及时快捷高标准完成工作。上级部门布置的报表统计等工作,要求我们不能迟报一分钟,并亲自过问报送进度,督促我们完成。这是他严格的一面。记得有一晚,连着加班一个月的他忽然感觉心前区不适、心慌,我们看他脸色不好反复劝说他去医院,他却说:‘没事,我含几片硝酸甘油就好了,一会儿还有重要的会议……’看着主任瘦弱的身躯,我们心疼不已。他半夜常常接到任务,本可以直接派给我们,但他想让我们多休息一会儿,就都自己去处理了,这些事还是别人后来告诉我的。这是他爱护我们的一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殷柏林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他召开战时党支部大会,动员全体党员不惧挑战、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医疗防控组全体同志在殷柏林的带领下,始终高效运转、保持昂扬斗志,已成为滨海新区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力量。

“医护人员守护着患者,我守护着他们”,抗击疫情,站在最前沿的是“白衣战士”,而在他们背后,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支撑他们的人,共同铸就起一道道生命防线。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海河传媒中心记者李泽亚戴涛摄

相关阅读:
3月14日新增 确诊病例20例 还有社区散发病例 武汉疫情仍然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