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卫健委: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和重点环节防控

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元旦以来,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当前的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水平,医疗服务总体平稳有序。随着寒假和春节假期的临近,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可能加速呼吸道疾病传播,要做好监测预警,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和重点环节防控。

“季节性流感包括甲型H1N1、甲型H3N2亚型以及乙型流感。我国南方省份自10月上旬、北方省份自10月下旬先后进入本次流感流行季。前期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株,南方省份近3周乙型流感病毒占比持续上升至36.8%,北方省份近5周乙型流感病毒占比持续上升至57.7%,部分省份乙型流感病毒占比超过了甲型流感病毒。”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说,同一个流感流行季,通常会出现流感病毒不同型别和亚型的共同流行,只是占比不同。目前,流感疫苗中包含甲型H1N1、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的组分,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王大燕表示,近期多渠道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后,全国新冠疫情仍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哨点医院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保持在1%以下,JN.1变异株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专家研判认为,今冬明春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交替或者共同流行态势,短期内仍将以流感病毒为主。受JN.1变异株持续输入、国内流感活动逐渐降低和人群免疫水平下降等因素影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可能在本月出现回升,JN.1变异株大概率将发展成为我国优势流行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针对今年入冬以来各种呼吸道疾病上升的趋势,各级医疗机构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保证及时有效规范治疗。一是持续开展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发热门诊、感染科、呼吸科、急诊、ICU重症等,提高诊疗水平;二是从医院层面上进行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增加相关学科的人力资源,尽可能开放门诊服务,减少等候时间;三是提高基层呼吸道疾病诊疗能力,高水平医院通过对口支援、医联体专科联盟等方式,对下级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持;四是实行线上挂号、错峰就诊、预约住院等方式,减少就诊人员聚集,提高诊疗效率;五是提升病原诊断能力,合理使用抗生素,促进规范化治疗;六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

“甲乙流、新冠、呼吸道合胞、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以后,建立的免疫力都不持久,可以出现反复感染,且不同病原体可以同时或者交替感染。”王大贵说,同一个病原体短时间内的重复感染,由于感染建立的免疫力仍然存在,再次感染后通常表现较轻,但不同病原体的感染可能会加重病情,上呼吸道黏膜屏障损害后还可能激发细菌感染等。在这种情况下,要高度重视易感人群、脆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婴幼儿等。通过病原学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病程,降低进一步传播、住院和重症风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左翰嫡)

相关阅读:
将心比心方得人心 前行丨心中有数才能行之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