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氢气球爆炸事件引关注 让孩子远离“移动炸弹”

视觉中国图

近期以来,不少人的朋友圈频频被氢气球爆炸的新闻刷屏。先是陕西咸阳兴平的一家KTV,氢气球在电梯里突然爆炸,导致6人受伤。后有一则名为《小孩喉咙被炸裂,就因为奶奶剥了个橙子》的文章,重新被热传。

氢气球频频刷屏,也让大家开始关注起氢气球的安全问题。

氢气球爆炸堪比“小手雷”

上月,陕西咸阳兴平的一家KTV发生爆炸。事后,监控画面显示,引致爆炸的物品竟是氢气球。

这绝非第一起因氢气球爆炸所引发的意外。近年来,多家媒体也曾先后报道过多起氢气球爆炸的意外。此前,还曾有消防部门专门对一款会发光的网红氢气球进行实验。实验中,穿戴好防护设备的消防员用一个点燃的打火机靠近气球,不到两秒钟气球发生爆炸,火焰向外喷射,被点燃的气球球体掉落到地上,有的地方还被融化继续燃烧。

消防员还提醒:“除了气球发生爆炸,火焰腾空非常危险外,气球燃烧后的溶液如果溅在皮肤上,危害更大,瞬间就会将皮肤严重灼伤。”

还有专家提醒,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1%~74.2%之间时,一旦接触到火源就会爆炸。而如果氢气球在室内发生爆炸,威力相当于一枚小手雷!

其实,早在2006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就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但是,还有不少商贩因为考虑成本,仍选择使用危险系数较大的氢气充入气球中进行销售。

橘子汁也可令气球爆炸

除了明火引致的爆炸外,关于果汁引致氢气球爆炸的消息近日也在网上热传。

近日,一则名为《小孩喉咙被炸裂,就因为奶奶剥了个橙子》的消息就在网上热传。消息称,杭州一男孩拿着气球坐在奶奶腿上吃东西,突然气球爆炸,差点引起窒息。而事发时,男孩的奶奶正好在剥橙子。

与此类似在网上热传的,还有一则关于“边吃橘子边玩气球,橘子汁可能令气球爆炸”的消息,这也让不少家长感到意外。

对此,《武汉晚报》也进行了采访。报道指出,橘子汁确实有可能令气球爆炸。因为橘子、橙子、柠檬、柚子等柑橘类植物的皮里面,含有少量“精油”,能溶解气球表面的橡胶,令其变薄,从而使气球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爆炸。

该报道还采访了武汉儿童医院的眼科主任李世莲。据李世莲介绍,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与其他物体摩擦产生静电,或是遇到明火、高温、电火花,甚至橙子、橘子、柠檬、柚子等水果皮汁液,都会导致氢气球爆炸,这类情况下,患者不仅会出现烧伤,还可能因爆炸导致冲击伤。带氢气球进入电梯,隐患更大,因高层气压变化也可能令氢气球爆炸,而电梯空间狭小,爆炸程度会更严重。此外,氢气球升空后,还会影响航空飞行,甚至会导致机毁人亡的特大恶性事故。

对此,李世莲建议家长提高安全意识,一定让孩子远离这些危险的彩色“移动炸弹”,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如果可以,尽量少买氢气球玩,最好不要买。即便要玩,也务必注意让孩子远离明火和太阳暴晒,尽量不要去人员拥挤或有烟火的场所。

记者 伍江 通讯员 莞安

据光明网、武汉晚报等整理

应急管理大家谈|浅谈有限空间管理实践 东莞市东城第三小学校长张任坤:绷紧安全弦 放飞幸福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