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7岁老伯穿新鞋磨破脚,结果要截肢!没想到最后…
穿新鞋,
很多人都会遇上磨脚的烦恼,
有人一弃了之,
有人一忍再忍,
广州67岁的马老伯却没想到,
小小的伤口,
两周不到,
却出现大面积溃烂!
最后被医院下了“左小腿截肢”的诊断!
穿新鞋不到两周,老伯脚烂了!
2017年大年初六,马老伯因过年买新鞋磨破左脚皮肤,当时没引起他的重视,涂抹红药水后等待恢复。没想到伤口持续恶化,两周不到,马老伯的左脚除大拇指外4个脚趾溃烂明显、通体发黑,只剩下黑色的死皮包裹骨头。就医时,专家会诊建议将整个左小腿截肢,仅保留膝盖上方的部位。这样的消息,对一家人来说如同五雷轰顶。
“幸好我们找对了医生。”马老伯的儿子马力回忆,在网上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搜集后,他决定带父亲去找国内知名的糖尿病足溃烂治疗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糖尿病足中心杨川教授。“杨教授发现,我爸爸左脚大拇指指缝中长出了2毫米的新肉,认为可以先不截肢。”马力回忆,根据这个指标,杨川教授认为其脚部供血还是有一部分功能在发挥作用,建议采用保守治疗。
最后,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糖尿病足防治团队的指导下,马老伯仅移除了左脚的五个脚趾,保住了大半个脚掌,也避免了左小腿截肢。
但是手术后,马老伯左脚溃烂的情况还没好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回家接受家庭护理。杨川教授告诉马力,回到家里,患者接受“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家庭护理,效果其实比人手紧张、资源有限的医院护理更好。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既可节约家庭治疗成本,又可以让患者有较好的心情、较高质量的睡眠,有利于增强对抗糖尿病的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
在家护理,
伤口面积最严重的时候约有10x8厘米,
接近巴掌大小,
一般人都不敢看,
更何况是按时换药、清除腐肉?!
医生远程遥控,他自己动手剪腐肉!
“杨川教授和他的助手刘兴州医生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使用皮肤消毒液,如何进行纱布绷带的包扎话。但我还是担心护理不够专业。”马力坦言,虽然自己有生物学专业背景,又为了父亲在专业网站上专门“恶补”相关的论文,对于糖尿病足、心血管、多普勒彩超等各种治疗方案都有了解,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由于缺乏护理经验,他的心里难免忐忑不安。
而幸运的是,在开展家庭护理模式的过程中,马力每次遇到护理难点,都与杨川教授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接受医疗团队的护理指导,定期返院复诊。
后来,由于伤口附近持续溃烂,
无法每天去医院请医生进行清创,
而不及时清除的话,
情况会一发不可收拾,
马力又购买了专用的手术剪和手术刀片,
在医生的远程遥控下自己动手清除腐肉。
“我是生物学出身,所以才敢自己动手术刀和手术剪。”马力说,“看伤口对人的心理有很大挑战”,老母亲和妻子都不敢去碰伤口,近一年半的时间里,给老爸换药的重任,全落在马力身上。为了老爸,马力无法出差,即使出差也只能必须当天赶回,以便于每天按时换药。
“糖足”护理要格外小心伤口感染,因此,需要一个干净清洁的换药场所。马力特意在家附近租住了一套二室一厅,其中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换药,保持通风、光线、卫生,还细心地安装了紫外线灯进行杀菌照射。
老爸每天需要接受小腿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靠人力来按摩比较辛苦,马力又买了电动按摩护膝。
医患“合作”无间,分享“糖足”居家护理模式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0%,这意味着每10个人里就有一人患病。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截肢。由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长期住院治疗,无论是对于医院、家庭、社会都是难以承受的重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近年来不断摸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糖尿病足院外护理模式,累计有200例患者接受了居家护理。其中,马老伯一家的经历,为“糖足”居家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提供了样本。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马力发的沟通短信图文并茂,描述细致,除了处理措施、伤口现状和新的变化,还有对下一步护理的思考,而杨川教授团队也给予及时详尽的指导,堪称医患沟通的范本。在杨川教授团队的指导下,马力甚至总结了适合自家情况的家庭护理模式,分享给“糖足”病友。
2017年7月20日
杨教授您好!现在发送给您三张今天我换药后的照片。分别是正面全图、脚趾切面的大拇指与二拇指之间、背面。正面表皮化进程在加剧。脚趾前面腐肉下面也有红色的肉芽长出。有两个地方,我比较担心。一是大拇指与二拇指之间的脚缝处,这里的腐烂迹象比较明显。二是二拇指骨头前面也有变为褐色的痕迹。
每天走路大约300到400米。但是也有一个副作用,走路过多容易水肿。现在还在吃您开的治疗水肿的药。脚面其他位置至脚踝部分,有四个位置体液渗出比较明显,体液硬化后的皮比较多。我明天也给您拍一下。关于大拇指的情况,我觉得还有一定希望。因为目前血供比较好,表皮化程度不断加剧,从表皮化的进程来看,农村包围城市也是有一定希望的。我现在是拿安尔碘液浸泡大拇指位置约30分钟,希望能够减少腐烂。有腐烂气味,但气味开始变淡。
2017.09.30
杨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父亲病情的关心。其次,祝您中秋和国庆双节快乐!关于我父亲的左脚,总体向积极的方向在发展。具体表现为:总体血供良好,经常有血液渗出。行走时间有一定的加强,上厕所等活动完全靠自己行走。
具体到伤口情况,表皮化进程逐步向前推进,总体推进约0.4cm,具体见图一。小拇指位置新生长肌肉已经覆盖了横切面的一半。具体见图2。大拇指位置左侧凹陷处已经有明显的表皮化,推进了约0.5cm,下侧底部虽然有黑化,但已经呈现出表皮化,具体见图3。脚趾正面横切面,血供良好,但新生肌肉生长缓慢,这个与总体伤口没有愈合,应该有很大关系。具体见图4。脚趾背侧上次重点清除的位置。虽然有黑色发展的趋势,但我倾向于不再清除,因为清除后,由于供血和供氧问题。比较难以愈合,只会扩大创口面积,见图5。上周请小刘医生帮忙换了一次药。您什么时间方便,我们请当面诊治一下。非常感谢,谢谢。
目前,在医患的共同努力之下,马老伯的左脚创面已停止腐烂,新肉和皮肤开始缓慢生长,如今进入了安心恢复的阶段。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在这近一年半的时间里,
在家精心护理老爸的却是马老伯的儿子37岁的马力,
连医生都为他竖起大拇指。
久病床前有孝子!一年半他每天坚持这样做
“坚持这么久,力量来源主要来自对父亲的爱以及家人和单位的支持。”马力坦言,这段时间自己精神压力过大,生怕出了各种错误导致病情加剧,加上一个人天天处理伤口、护理父亲,又要兼顾工作,非常疲惫,以至于经常发火,而家人很谅解他。
单位得知他的情况后,也给予照顾。马力因工作关系经常出差调研,单位领导便尽量安排短途调研,方便他当天回到广州换药,成全了他尽孝之心。
“最主要的力量则来自于对父亲的爱,血浓于水。”马力说,自己有个姐姐,远在江苏工作,父母跟他在广州生活。“父亲一直对我很好,可以说是我的人生导师。我以前常对他发脾气,他却默默承受,我心里对他很愧疚。”马先生说,父爱如山,为人子女唯有用精心照顾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
对于许多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治疗的道路是漫长又艰辛的。“无论是医师还是家属、患者,在开展家庭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具有‘信心’、‘耐心’、‘细心’,这‘三心’是顺利完成糖尿病家庭护理的关键。”杨川教授提醒,在开展家庭护理过程中,患者要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并定期回医院复诊,如果发现伤口出现恶化的情况,要尽快回医院进行更专业的处理。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通讯员张阳、刘文琴、刘兴州
责任编辑:吴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