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确保顺畅“退押”是ofo的当务之急

12月19日,深陷危机的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发布全员信称,由于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没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公司今年一整年都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押金退付、供应商的欠款、公司运维,1块钱要掰成3块钱花。“我希望每一位ofo人都能认同并坚定信念:不逃避,勇敢活下去,为我们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戴威在全员信中说。(详见本报今日E01、E02版)

进入2018年,共享单车ofo频频限于破产、倒闭、跑路等负面传闻中。每当出现负面新闻时,ofo的公关团队总是摆出一副啥事没有的姿态,甚至多次主动披露其已在多个地区大规模盈利。然而,在大海里游泳终究会面对退潮之时,如今,面对大规模的退押金风潮,ofo窘态尽显,早先的公关语言一戳就破。

共享单车的诞生体现的无疑是时代的进步,给老百姓带来的出行方便更是毋庸置疑。然而,这个行业从一诞生,就面临着先天不足。一度,资本的狂欢和无节制的扩张似乎掩盖了其中的风险和隐患,但虚假繁荣的泡沫终究要破灭,ofo今天的窘况早在之前就有预兆。

以朴素的经济学法则看,共享单车面临着无法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一是广大民众的素质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水平,看看有多少共享单车被人为破坏,就知道这个行业有多大的成本背负;面对如此天文数字般的经营成本,收费能力又极其低下,更因为ofo等巨头自身挑起的无底线的价格战以及大范围的免费骑行,让共享单车丧失了合乎常理的盈利模式。

ofo曾经是共享单车里打价格战最卖力的,为了市场扩张,更是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各类虚假营销信息的发布更表明这个企业丧失了基本的经营节操。同样的巨头摩拜,虽然也没有解决盈利魔咒,但还能够注重科技提升,打造颇有价值的出行文化,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好的后发优势。对ofo而言,改善经营文化,拒绝浮夸,诚实面对市场和大众,才是重新站起来的关键,若还一味迷信以无底线的价格战收割市场,迟早会被市场所吞噬。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危机,ofo至今也不肯对消费者诚实以待。最典型的就是想方设法逃避对押金的兑付,比如拼命隐藏“退押窗口”,误导消费者把押金转化为消费升级,自我设置客服接听障碍等。12月17日后,更是设置新的退押门槛,以排队退押为手段压缩消费者的退押权利。截至12月19日,申请退押人数已达1080万,目前每天退押8000人次,需要3.72年才能完成,而ofo宣称自己有2亿客户,完成退押则需要65年。为199元让人耗费65年,这样退押有什么诚意可言?

再让我们回到其CEO给员工的公开信,通篇不缺乏情怀,但唯独对退押没有任何说法。笔者以为,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ofo若要好好经营,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押金退付,因为这事关诚信。人无信不立,企业尤其如此!

■本报评论员张英

相关阅读:
长沙严管“两客一危”,23家企业受罚 不裁或少裁员企业可返部分社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