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作为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知网理应接受严格监管

文梁发芾

日前,“中科院因近千万元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引起媒体的关注,再一次引发人们对知网的不满和批评。此前知网已经因为费用和知识产权等问题,多次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事实上,笔者作为一名学术爱好者,对知网也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它确实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恨”是因为,作为个人用户,笔者经常浏览下载知网的文章,价格很贵花费不菲;同时,知网收录笔者大量文章,那些文章也有不少的下载量,想必给知网带来一定收入,但知网并未给文章原创者的笔分文回报。想必像笔者这样的用户不在少数,其经历也算典型吧?一方面是作为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供给者,从未从知网得到任何体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回报,另一方面作为知网的用户,还得花高价从那里购买产品,甚至包括自己发表过的产品。这肯定是不公平的。评论者指出知网两头通吃,剥削知识产品原创者,阻碍中国科研发展步伐,侵蚀高校和科研单位宝贵经费。这些指控并非无理取闹。

基于数字出版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知识的巨大需求,知网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中文知识数据库,知网也号称是“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实际上,知网确实配得上“知识基础设施工程”这一称号。但是,既然是“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知网就得有它应有的规矩,而不是一面以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作宣传,攻城略地,谋取利益,另一方面却不愿意承担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知网的英文名缩写是CNKI,CN表示中国,KI是“Knowledge Infrastructure”的缩写,显然,知网确实自认为是“知识基础设施工程”。而事实上,知网也要感谢相关政策的扶持。有关报道显示,1999年4月,CNKI主体工程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999年10月,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委将CAJ-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光盘及数据仓库)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可以断定,知网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最大的中文知识数据库,成为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是国家大力支持的结果。

既然是国家支持建设的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知网就应该承担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职责和使命。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也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由于基础设施工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必然具有相当公用性、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因此要防止重复建设,这也必然导致基础设施往往会形成自然垄断。自然垄断与基础设施必须的公用性公益性是完全不相容的。基础设施的公用性和公益性必然要求这类设施不能以谋取经济效益作为最高价值和唯一目的,而自然垄断却导致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必然会利用市场优势,谋取更多的利润。目前知网出现的问题,显然就是它作为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在达到自然垄断地位之后,以市场强势地位谋取经济利益,与其作为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所应承担的公益性公用性职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据媒体报道,知网目前已经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高校市场的占有率为100%,其他主要市场的占用率为60%以上。知网已经形成了业界垄断地位,市场上已经没有竞争者可以对其形成制约和挑战。在一个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市场上,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种情况下,作为垄断的一方,很难不利用自己市场强势地位,提高要价迫使用户就范。有关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为4.9亿元,毛利率高达51.3%。这个毛利率是远远高于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这些年来,在知网强势地位面前,已有至少6所高校公开表示暂停使用知网。这当然是用户迫不得已的下策。因为在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的情况下,拒绝知网会使自己的学术研究也要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些用户的停用声明,实际上是利用社会舆论给知网施加压力,借此获得谈判的筹码,而最后也仍然续订知网。由此可见用户单打独斗,力量弱小,形不成什么气候。

对于基础设施工程运营者利用自身垄断地位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国家都会予以强有力的监管,以作为对自然垄断的矫正。监管方式之一就是价格监管,对于基础设施工程的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通过价格听证等方式,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制定价格指导线。另外,也可以运用《反垄断法》对拥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基础设施工程进行调查,对其滥用垄断权力牟取利益的行为进行干预。这些方式对于知网来说,是完全可以采用的。

相关阅读:
“罗辑思维”上市再中止 知识付费赛道遇阻 中概股与股东“回港” “监管破题”积极信号正持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