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加强监管治理 让算法推荐“向上向善”

原标题:加强监管治理,让算法推荐“向上向善”

曹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

算法,本意是指计算的方法,通常是隐含在各类应用软件背后的设计规则。人们在使用网络服务的过程中常会发现,一旦关注特定种类的信息,网络平台会更加频繁的推送类似信息。有时这样的推送确能便利用户,有时这样的推送则令人苦恼。其实,这恰恰是网络平台在根据用户的特定兴趣和个性特征来针对性的提供相应的信息。这种效果的实现,正是得益于一套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推送算法。

2021年8月27日,国家网信办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部拟议中的管理规定也将社会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算法推荐技术之上。

隐身在应用软件背后的算法,是实现最终技术效果的理念基础和设计思路。借助大数据时代在信息收集方面的便利性,优秀的设计理念能够极大地帮助网络服务商为用户提供更加卓越的服务,尤其能够实现千人千面的定制化、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然而,算法的加持同样也是一柄双刃剑。设计理念如果偏离了正常的方向,应用软件也就很容易走火入魔。一段时间以来,部分网络服务平台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在各类消费场景的设计理念中往往体现出十足的逐利性,有时甚至放弃了社会道德伦理的基本要求。例如,一些游戏中设置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大多数情况下都因很容易被规避而效用不彰;反倒是,一些平台游戏道具买卖机制的便利和畅通却时常“激励”年幼孩童们去一掷千金。

有鉴于此,此次管理规定中传达的理念是清晰明了的:倡导向上向善,鞭挞逐利作恶。因此,一方面在价值理念上提出要坚持主流价值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明确的底线思维,即对于过分逐利的商业诉求通过信息技术可能获得的倍增与放大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对于设置诱导用户沉迷或者高额消费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算法模型给予了彻底的否定。

近年来伴随网络的普及以及5G技术的运用,高速互联在带来用户体验升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数据杀熟等负面现象。而此前点对点的处罚,显然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此次管理规定对贯穿商业场景的算法推荐逻辑从设计理念层面作出规范,确实是溯源治理的治本之举,堪称一股清流!不难预期,此前盛行的单纯追求高盈利指标的商业模式将会从根本上转换轨道,高质量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将占据网络经济的主流。

然而,算法向善作为一种高尚的理念,也需要落实到生产生活中去,切忌沦为无根之木式的空谈。不透明的算法,用户既看不到,更无从评判。此前,人们曾经对于科技巨头给予充分的信任,认为这些大型企业基于其社会责任和雄厚的技术实力,能够实现自我规范,在算法层面能够洁身自好、保持良好的自律。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寄托过于理想化,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对科技巨头们的严格监管和约束措施。正因如此,此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算法推荐服务商接受主管部门的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并初步搭建了一整套的监管体系。由此,算法推荐领域此前无为而治的道德感召将会转变为积极有为的监管治理。

中国的网络产业近年来获得了持续飞速的发展,并在保持与世界最先进技术同步的同时,不断引入最先进的产业架构和商业模式,成功实现了弯道赶超,这一产业格局来之不易。发展数字经济的胸襟,应该是星辰大海世界格局。对于算法推荐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应当在满足法律普遍原则的前提下,选择最有利于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路径,去支撑机制构建与司法适用。讨论算法推荐的规范和监督,应当致力于产业的优化升级,帮助中国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并保障中国数字经济的弄潮儿去亮相世界舞台。因此,此次管理办法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

理想照进现实,算法推荐的规范监督与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编辑:洪晓文)

相关阅读:
站上蚂蚁基金C位 解剖5亿活跃用户的算法逻辑 反垄断风暴下的美团,高额罚款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