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蕊
昨夜,数字货币市场又遭一轮血洗。
5月21日,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会议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着力降低信用风险,强化平台企业金融活动监管,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要维护股、债、汇市场平稳运行,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行为,严惩金融违法犯罪活动。要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有效应对输入性通胀,加强预期管理,强化市场监管,做好应对预案和政策储备。
消息一出,数字货币应声下挫。据Coinbase数据显示,两小时内比特币快速从4.1万美元附近跳水至3.6万美元附近。周六早间,比特币甚至一度跌至3.4万美元附近,但快速反弹,截至发稿徘徊于3.7万美元附近,日内跌超8%。
近半个月来,比特币已经从近5.9万美元的高位一路跌至3.7万美元,跌幅超37%。
以太坊和doge币昨晚也经历了类似的暴跌,截至发稿以太坊日内跌超12%,doge币日内跌超近10%。
金融委为何要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
金融委为何出台政策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业内人士认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可能的原因有多个,包括防范“热钱”资金利用比特币违规进出境、清理规范数字货币概念和范围、碳中和趋势下比特币挖矿过于耗电等。
虚拟货币的生产过程被称为“挖矿”,而中国的比特币挖矿活动在全球最为活跃。根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研究中心(CCAF)数据显示,中国比特币挖矿算力占全球65%。
而挖矿活动中,最重要成本就是“矿机”运行所需的电费,因此“矿场”通常聚集在电力充足且电费便宜的地区,例如火电丰富的新疆、内蒙古,以及水电丰富的云南、四川、贵州。这其中,仅新疆就占据全国比特币挖矿算力的35%。
但火电的能耗大,与近期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政策相违背。根据CCAF数据,截至 2021年 5月 17日,全球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大约是 134. 89太瓦时(1太瓦时为 10亿度电)。如果把比特币视作一个"国家",它在全球国家耗电量排名中居 27位,已超过瑞典的耗电量(131.798太瓦时)。
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也严令不准“挖矿”。5月18日,内蒙古发改委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拓宽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情况来源渠道,特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举报主要范围有四项: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伪装成数据中心享受税收、土地、电价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为从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提供场地租赁等服务的企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力供应,从事虚拟货币“挖矿”业务的企业。
本周数字货币市场监管冲击不断
本周,数字货币市场遭受到的监管冲击不断。
先是本周二(18日)晚间,中国三大协会重申虚拟货币不得用作支付结算方式,发改委对“挖矿”企业加强监管,随后美联储等金融监管机构也提出,计划成立虚拟货币监管小组。
5月18日,内蒙古发改委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次日内蒙古发改委称对“挖矿”的监管将持续呈高压态势。
5月19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委员会一读通过了今年3月提出的一份法案草案,要求选举候选人披露其加密货币持有、消费和购买的情况。
5月20日,美国财政部又提议,超过1万美元的加密货币转账必须向美国国税局(IRS)申报,以遏制逃税行为。美国财政部提到,加密货币已经带了一个重大的检测问题——为包括逃税在内的广泛非法活动提供便利。
20日晚些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美国版央行数字货币松口,但抨击非稳定币、即不与法币挂钩的数字货币是低效支付机制。
而周五(21日)金融委表态要“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无疑对本周已经遭受重创数字货币市场再次接受重击。
周五的这轮重机再次将比特币推低至200日均线以下,一些技术分析师和技术分析师认为,比特币可能会继续下跌至3万美元左右,本周早些时候,比特币曾在此找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