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芬
编辑/蒋诗舟
慢走一步,差之千里。
这句话在互联网巨头们对“支付牌照”的布局上得到应验。2011到2015年的4年间,它们有机会通过申请将支付牌照揽入怀中,但是,一些巨头错过了。如今,支付牌照成为企业合规经营、完成生态闭环的必选项,再想获得的代价已是数亿元不止。
2016年起,小米、唯品会等多家企业申请支付牌照未果,转而物色收购标的。日前,又有消息称快手通过收购持牌支付机构易联支付股份的方式,间接获得支付牌照,引发广泛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拼多多(PDD.US)正式收购付费通,完成开年后首笔支付牌照易主交易;9月,字节跳动、携程(TCOM.US)相继通过收购拿下支付牌照;同月,京东数科被传欲收购快钱,想拿下第二张支付牌照......
风口已不是当年的风口。阿里、腾讯早在开场后就跑马圈地,“走慢一步”的互联网巨头们,“支付生意”还好做吗?
申请抑或收购
为加强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监管,央行于2010年6月对外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企业在2011年9月1日前未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即“第三方支付牌照”),将不得继续从事相关业务。彼时,中国有300多家非金融支付机构活跃在电子支付领域,民资或外资占绝大多数。
然而,互联网巨头们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节奏并不相同,有的抢先布局,有的后知后觉。
2011年5月,央行公布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7家企业名单,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入榜。
苏宁和网易亦不甘示弱。2011年,苏宁斥资近1亿元收购支付公司华夏通,后者于同年12月获得预付卡牌照。2012年6月,苏宁旗下第二家支付公司易付宝、网易旗下的网易宝入围第四批支付牌照名单,业务范围均为互联网支付。
2012年10月,京东直接通过收购网银在线的方式,拿下支付牌照。2013年7月,央行发放新一轮支付牌照,百度旗下的百付宝。
2013年后牌照发放热度下降,2015全年仅发放1张,此后再未发放过支付牌照。2016年8月,央行明确表示在“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支付机构”。
要知道,支付牌照本身不能转让,只能通过并购实现对支付公司的持有或控制。在央行收紧支付牌照发放、严格续展后,进场晚的互联网巨头们开始上演支付牌照“收购潮”。
据《财经》新媒体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已有小米、唯品会、滴滴等近十家互联网巨头通过收购的方式曲线获得支付牌照,2020年更是上演了一波小高潮。这些支付牌照的业务范围不一,但都包含互联网支付业务。
在支付牌照布局时机上,2012年通过收购方式拿下支付牌照的京东,都可以说是后知后觉——支付宝2003年就已诞生,京东却2013年左右才正式进军支付。
刘强东在其自传《创京东》中懊悔,“2013年,阿里巴巴将余额宝玩的风生水起,这暴露了京东的短板:在线支付。电商、互联网金融与支付紧密相连,对第三方支付的忽视,是我这些年的重大失误。”
谈及巨头们“慢一步”的原因,宝付支付CTO朱安俊向《财经》新媒体表示,国内的支付形式经历了线下刷卡、PC端网银支付、手机端扫码支付等阶段,正是3G、4G网络普及后,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代表的手机端快捷支付、扫码支付才真正普及开来。在此之前,很多非电商起家互联网巨头,获客、做大GMV及生存是最重要的,相对来说“支付牌照”是次要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也认为,根据各平台的发展战略,当业务场景变多,资金流信息流更长更复杂,支付牌照的价值才更能体现。此外,巨头们可能也会有资金实力、支付业务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量。
《财经》新媒体注意到,拼多多于2015年9月成立,滴滴和字节跳动均成立于2012年。在支付牌照发放热潮时,这几家互联网巨头“刚出茅庐”。
此外,小米、携程等巨头选择收购的原因是申请没获通过。以携程为例,早在2014年便开始申请支付牌照,但未获得实质性进展。直到2020年9月,携程通过收购东方汇融才算实现突破。
奇虎360也曾于2014年成立支付公司,并向央行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但一直未获批。近几年也屡屡传出其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司的消息,均未定锤。
对于一些公司申请不通过的原因,黄大智坦言,“影响申牌的因素很多,与央行的发牌节奏、股东实力、业务场景等因素强相关。”
朱安俊进一步分析,监管对牌照增发管控趋严,很大程度上,央行认为市场上已经存在200多张支付牌照,没有增发的必要。即使自主申牌,涉及的申牌流程繁琐,时间周期长,且系统开发、对接渠道、人才团队搭建相关的成本非常高,总体来看,收购可能更加合算,而且可以挑选牌照齐全公司。
支付牌照成为巨头必选项
《财经》新媒体了解到,携程、拼多多等多家互联网巨头都曾因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被举报。
支付产业网创始人刘刚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表示,巨头收购牌照,首要满足的是合规,让已有的业务不受影响。如果没有支付牌照,已有的业务可能会被叫停。“事实上,监管方也在极力地促成行业的洗牌,央行也在撮合这个事。”
刘刚进一步解释,譬如快手直播,用户打赏主播,钱先到快手账户上,快手再跟主播结账。“如果监管部门真的较起真来,把它算成‘二清’,快手就得停止这个业务。”
所谓“二清”,即二次清算,是指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结算款支付给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商户。央行多次禁止“二清”,主要是担心形成资金池风险。
朱安俊则认为,大多数互联网巨头都会涉及面向用户(B端或C端)的销售和服务,或者直接开展O2O、电商、OTA等业务,获取支付牌照首先是满足自己信息流、资金流等业务闭环的需要,通过支付等交易行为,互联网平台可以更好的提供增值服务。
2012年,京东收购网银在线得到支付牌照并开启自营支付业务时,就有业内人士透露,“京东下决心拿牌除了保护交易数据不外流,更可以免除支付宝每年高昂的通道费。”
值得一提的是,网银在线的银行卡收单业务范围仅在北京市,京东近期被传要收购的另一支付公司快钱的银行卡收单业务是全国性的。有业内人士分析,京东此举或许是想拿到银行卡收单的全国经营许可,推动京东支付向线下拓展,完成线下支付的闭环。
《财经》新媒体了解到,不仅是数据变现,拿下支付牌照后巨头们还可以将闭环生态做大。通过支付账户的绑定,能够进一步增加用户在平台的黏性。还能将流量变现,支付牌照是开展理财、消费贷款等高利润行业的重要末端入口。比如,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后,字节跳动可以借支付+抖音电商完成电商生态闭环。
携程谈及收购支付牌照的原因时向《财经》新媒体表示,近年来,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不断收紧,支付牌照的获取实属不易。从用户角度而言,支付需要依托消费场景而存在,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购娱”都是旅行者的支付场景。作为交易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支付体验的提升将直接改善客户的旅行体验。从自身业务而言,获取支付牌照的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为旅游场景赋能,所以携程高度重视。
金融生态布局方面,在拿下支付牌照前,携程已持有消费金融、虚拟银行、支付、小贷、保险等金融牌照,还推出了借去花、拿去花等金融产品。日前,拿下支付牌照的拼多多推出“多多钱包”,有人士分析,该公司在未来也可能会推出贷款、理财、保险等产品。
头部已占先机,“支付生意”还好做吗?
目前,支付牌照几乎已经成为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标配。对于以支付为端口展开的金融布局,抢先入场的巨头们早已看清前路并提前抢占地盘,最为成功的就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在收获支付牌照后,阿里相继拿下基金、保险、小贷、银行等众多领域的牌照,腾讯也在金融上先后完成支付、银行、理财、征信、保险、券商、小贷领域的布局。与此同时,京东、百度也紧追其后,依托支付在国内金融市场跑马圈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触顶后,支付宝、财付通、百度等抢先入场的巨头们不仅将支付市场下沉,还展开了“支付出海”计划。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格局已经比较稳定,在C端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走慢一步”的互联网巨头们,将支付相关业务向外部拓展还容易吗?它们的“支付生意”还好做吗?
朱安俊坦言,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头部企业已抢占先机的情况下,“走慢一步”的互联网巨头们若单纯开展“支付生意”是比较难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非常激烈。如对外拓展C端支付,几乎无法避免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正面竞争。但是当前支付宝、微信由于对外开放,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发卡行的角色,巨头们可以就聚合支付开展合作。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称,“后入场的支付机构会面临较强的进入壁垒,多数情况下只能开展自己体系内的业务。”
事实上,巨头们在内部打造“生态闭环”也并不容易。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直言,“用户改变支付习惯比较困难,市场已经过了通过补贴获取大量用户红利的阶段。”
《财经》新媒体了解到,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触发的场景很多,并积聚了大量用户,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不带现金或银行卡。如果让用户在新的互联网平台进行绑卡支付,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想把用户收归平台自身的闭环内存在很大难度。
目前,美团、携程、拼多多等平台依然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尽管一些后入场的平台为推广支付产品进行补贴,但单纯的支付业务盈利微薄,能否真正将用户留存及成本问题都值得考量,监管方亦要求支付机构推广时切勿违规宣传。
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平台真正面对C端,需要去开发支付系统并测试系统的稳定性。这不仅需要时间和成本,还需要很强的技术能力。“美团拿下支付牌照已经有近五年时间,也是今年才刚刚发力。”
难度不止于此,如何适应现有的转接清算体系,如何让业务满足央行对于支付机构一系列的合规要求,都是后入场的巨头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携程方面在谈及发展规划时称,携程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服务于集团的主营业务,后续会考虑逐步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支付牌照的获取作为携程金融牌照布局的重要一环,短期内依旧会围绕集团相关旅行行业进行深耕,暂不会大规模地向外开拓金融业务。
王蓬博认为,巨头们需要稳扎稳打,首先将合规性做好,再将系统稳定性做好。在此基础上,先借助业务最刚性的需求将支付做好,逐步将用户收归系统内部。把这个场景控制住,就已经是很大的量了。
朱安俊则表示,随着5G的普及,支付可能不会像现在一样都集中在手机上,也许家里各种电器、汽车等都是支付场景。物联网的世界将带来新一轮洗牌,但不管技术怎么演变,而拿到牌照将成为进入新时代支付大门的钥匙。
“国家数字货币的发行,一定程度上会完善和重塑现有的支付生态,从而为支付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朱安俊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