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敲敲格
二手车电商公司过得不如他们的电视广告那般如火如荼。
9月23日,优信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优信剥离了旗下最赚钱的汽车金融业务(即助贷业务),将助贷业务卖给了58旗下的金融公司Golden Pacer,以换取一亿美元现金与部分Golden Pacer股份,并达成一系列业务合作。
这份财报是助贷业务剥离后的首份财报,各项数字都对助贷业务进行了剔除。那么,在没有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开始向To C业务转型的情况下,优信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财报显示,在考虑助贷业务剥离的影响后,截止6月30日,优信实现总营收4.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8%;To C业务实现营收3.23亿元。需要注意的是,在从财报中剔除了助贷业务后,优信的营收规模缩水明显,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总营收为10亿元。
对优信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To C业务“全国购”,优信方面表示,全国购业务增长强劲,营收以及交易量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1倍和500.4%,但环比上升幅度较小,为4.53%。
另一方面,第二季度的毛利润为2.34亿元,同比增长101.2%;但净亏损持续扩大,从一季度的2.85亿元扩大至二季度的3.65亿元,环比扩大28%。
这份财报给优信的二级市场表现带来了一些影响。截止9月23日美股收盘,优信股价盘中一度跌超16%,收盘时跌幅为14.42%,收于2.79美元,市值仅为8.19亿美元。回想2018年6月优信上市时,IPO的发行价为9美元,如今已缩水近七成。
转型不易
在剥离助贷业务之前,汽车金融一直是优信的收入大头。
从优信2018年的年报来看,全年金融服务收入达到2.59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3.5%;全年成交49.5万台车辆,其中涉金融数量为22.8万台,比例达到了46.1%。而在第四季度,优信助贷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更是高达54.38%。
但优信为了减轻金融业务给自身带来的结构性风险(助贷业务需对所有资产承担风险兜底并向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对企业的资本金要求很高),早在2017年就开始主推“全国购”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变成“能买车的淘宝”,推广二手车全国直购服务,优信为此开始建立自己的汽车电商物流网络。
卖了金融业务后,优信对全国购业务基本是All In状态,规划做得很大:预计2020年要覆盖全国2000家线下门店,建设20个中心仓和上百个中转仓。据优信方面的数据,目前已覆盖全国超过900个城市。
优信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戴琨曾多次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优信是个“金融公司”的说法,最终选择彻底将金融业务剥离出去。据华夏时报报道,优信集团相关人士曾表示,“完成剥离合并后,优信从上市公司层面对资本金的需求也会有效降低,同时现金流状况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可以更加回归于互联网公司的现金流表现。”
总的来说,缓解现金流、让资本市场重新估值,可能是优信剥离金融业务的两个主要目的。但在业务转型期,优信遭遇了多番打击。
水逆之年
今年4月,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投资)发布对优信的做空报告,认为公司存在夸大交易量、库存、收入和戴琨上市前卖股套现等现象,并建议投资者抛售该股票。当日,优信股价跌幅最高达52.79%,收于1.95美元。
随后,优信方面发布声明否认指控,称美奇金投资的指控为“歪曲事实的解读和恶意指控”,股价有所回升。但从4月至今,优信的股价都在2美元~3美元之间徘徊,市值与一年前上市时相比大幅缩水。
在人事方面,优信从去年年末起接连失去高管。2018年12月,优信董事会成员谭海男提交辞呈;今年5月,优信CMO王鑫宣布辞去首席市场官的职务;9月16日,优信集团宣布COO彭惟廉由于个人职业发展原因,已申请辞去COO职务,业务运营将直接由戴琨负责。
在政策上,今年的二手车市场利好利空都有。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国六燃油标准,对二手车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也影响收售环节。但另一方面,今年6月,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这一方案提出要坚决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使不同地域的二手车交易变得更便利,也促进二手车流通。
种种打击之下,优信正力推“全国购”业务寻求转型。
从市场整体来看,二手车市场因为车源分散、跨区域运输难度大、资金要求高等特点,始终是集中度非常低的行业。对优信来说,想要将全国物流网络建起来并完善交易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对现金流、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巨大挑战。
优信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二手车电商的真正线上化,即完善线上交易、线上支付等环节,打破如今普遍的“线上只是信息聚集,线下才是交易”的现状。戴琨曾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自己觉得它可以线上化,他说,“这件事情我愿意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