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采取罕见晚洄游策略的美国加州大鳞大马哈鱼更可能在干旱和热浪中存活

采取罕见晚洄游策略的美国加州大鳞大马哈鱼更可能在干旱和热浪中存活

采取罕见晚洄游策略的美国加州大鳞大马哈鱼更可能在干旱和热浪中存活

采取罕见晚洄游策略的美国加州大鳞大马哈鱼更可能在干旱和热浪中存活(CREDIT:Jeremy Notch/UC Santa Cruz/ Carson Jeffres/UC Davis)

据中国科学报(唐一尘):近日,一项新研究指出,采取罕见晚洄游策略的美国加州大鳞大马哈鱼,比同类种群更可能在出现干旱和海洋热浪的年份中存活下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环境条件随气候变化不断改变,因此需要开展保育策略维持种群多样性,并确保这种濒危物种的长期适应力。10月28日,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气候变化》。

种群多样性是物种抵抗自然或人为干扰(包括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扰)的一种重要方式。鲑鱼会在生命周期中从淡水千里洄游到咸水,而灵活的洄游时间对这种鱼类可能尤为重要。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Flora Cordoleani和同事将春型大鳞大马哈鱼耳骨的锶同位素比值作为地理位置标记,重建了2007年至2018年洄游至加州中央山谷的123条成鱼的生活史。这些鱼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季或春季留在它们夏季出生的淡水溪流中,而不是洄游到海洋。研究表明,这种晚洄游的策略对于物种在干旱和海洋热浪年份中存活下来非常关键。

晚洄游需要适宜凉爽的河流,而这种河流预计将在今后几年里因气候变化而迅速减少,而且大部分都位于鱼类无法穿越的水坝上方。有鉴于此,研究人员指出,应考虑栖息地连接以维持种群多样性,这对该物种的长期存续十分重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1-01186-4

相关阅读:
中国发现4亿年前志留纪巨型“蝎子”Terropterus xiushanensis化石 体长近1米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槐树村发现恐龙界“巨星”马门溪龙化石的集中埋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