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眼下,秋粮收获已经接近尾声。2023年秋收期间,在粮食主产区江苏太仓,田地里不仅长出沉甸甸的金黄稻谷,也“生长出”的一项项新技术、一个个新场景,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这其中,东林村通过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四个一”农牧循环,摸索出一条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的路径。
记者来到江苏苏州太仓市东林村时,这里的2200亩水稻正在收割,但在田间地头,并没有看到太多种植户。
太仓素有“粮仓”之称。前些年,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年轻人好多都选择外出打工,“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成为困扰当地发展的难题,东林村也不例外。
如何让整治后的耕地“出效益”?村民们纷纷要求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抱团”求发展。“合作农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太仓市第一个全面完成土地综合整治的村庄,以“大承包、小包干”为核心内容组建合作农场、融承包制和合作制优势于一体的农村经营新模式,在东林迈开了探索的步子。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探索还在继续,从地头到仓库,东林村围绕“一粒稻谷”的产后节能减损正在加大投入。机械烘干是解决晒谷难的有效途径,但因为投入大,一家一户做不好,一直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短板。在当地电力部门的支持下,东林村的粮食烘干从原来的煤炭柴油动力升级为全电模式,这个改变又会给当地带来什么?
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我们正在做生态的、安全的,乃至于有机的农产品。太仓电网急我们所急,帮我们安装了12台暖风烘干机,温度是可以调节的。烘干的产品质量好、品位高、没异味,安全又有保证。
变高效!31个烘干中心服务91个村
烘干的稻谷安全性高、质量好,但稻谷烘干的费用会不会给农民们增加负担?目前,整个太仓有91个村庄,但是烘干中心建设只有31个。农忙时节,烘干中心能不能兼顾更多需求?烘干速度能不能“跑赢”时间?
这位承包了将近3000多亩地的种粮大户名叫范才江,来自红庙村。本村并没有建设烘干中心,他的300多万斤稻谷全部拉到隔壁的小桥村来烘干。
记者了解到,考虑到行政区划、农耕条件以及交通便利等因素,太仓在全市91个重点村布局建设了31个烘干中心。大村“牵手”小村,烘干机组共享、共用,这样既不浪费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又兼顾了绝大多数农户的需求。
为了推进“粮食产地烘干能源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工程,太仓市农业农村局连续两年出台专项奖补政策,引入社会资本,联合当地供电部门探索创新烘干中心清洁能源改造的“太仓模式”。
烘干速度在加快,稻谷市场转换也在加速。烘干中心配套建设稻米加工厂和转运库,水稻烘干到大米成品上市,“一站式”解决种植户和消费者需求,成为当地村镇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秸秆变“面包”!一根稻草背后的产业链
秋粮收获过程中,如何处理稻谷的秸秆曾经一直是个难题。但记者在太仓蹲点采访时发现,水稻收割后,粉碎的秸秆打包发酵,变成了牛羊的“压缩面包”。新技术不仅让秸秆“变废为宝”,还带动了新产业的发展。
这是太仓多个村庄秋收的新场景,联合收割机刚刚收获后,搂草机伸出4只高速运转的“铁耙”,将稻田里的秸秆拢在一起;一台在拖拉机牵引下“打捆机”张开巨大“嘴巴”,把地里的秸秆都吸进机器里,不一会儿就“吐出”一个直径约1.3米、高1.5米的秸秆捆;紧接着,薄膜机用两只“铁臂”抱紧捆好的秸秆,快速地包好薄膜。不出1分钟,一个个“油桶”大小的秸秆包在地头上码放得整整齐齐。
秸秆变资源,背后有科技支撑。为回收利用农田秸秆,东林村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秸秆饲料化产业研究院”。研制生物发酵饲料,建设电气化秸秆饲料厂,把“没人要”的秸秆变成了“宝贝”。原本是废料的稻麦秸秆收集后,加工制作成牛羊饲料,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最佳选择。
村干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东林村年产四五万吨饲料,可以喂养5000头湖羊和2000多头牛。而牛羊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又可以生产5000吨有机肥,东林村自己用2000吨,余下的变成商品卖到市场上。这样“秸秆—饲料—湖羊—有机肥—还田”,在东林村形成循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