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当《长安三万里》“邂逅”法治课堂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通讯员史文丽)“李白、高适、杜甫……这些唐朝大诗人们在青春年少时同样会遇到挫折,也会有迷惘的时候,和现在的你们一样。”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海西路小学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堂主题为“诗词感人文化育人法治化人”的法治课。该校法治副校长、回民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杨燕向同学们讲起了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结合影片中人物的际遇和命运,带领同学们学法,还一起朗诵古诗词。孩子们直呼:“太有趣了!”

“李白与高适不打不相识,但我们在生活中可不能随便大打出手。”杨燕结合影片中的情节,告诉同学们打架斗殴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及什么是正当防卫等法律知识。“李白和高适视彼此为知己,因为他们有着一样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杨燕还从李白、高适、杜甫、王勃等诗人的经历中,引导孩子们培养正确的“三观”,慎重交友。

“这堂法治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治教育,赋予诗词与法治精神以时代价值和魅力,特别是影片中暴露出的正当防卫、打架斗殴等法律问题都是需要孩子们了解的。”海西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张婷说。

为什么结合《长安三万里》来讲法治课?杨燕坦言,这是她第一次尝试换种方式为孩子们开展法治教育。她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和古诗词,准备了上万字的课件,最终选择以《长安三万里》讲法,是为了将法治教育与古诗词这样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达到法治启迪心智、塑造心灵的作用。“今后,还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法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将法律知识与传统文化教育更好融合,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法治知识。”杨燕表示。

[版面编辑:郭琦]

相关阅读: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 新疆自贸试验区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硬件”环境 浙江乐清:打造未成年人防溺水预警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