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瑞科:突破“卡脖子”技术 锻造“神州第一瓶”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李代姣通讯员刘世泽朱英华

日前,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ASME标准103兆帕出口用钢质无缝储氢容器组启程发往欧洲。

石家庄安瑞科是一家掌握无缝储氢容器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的厂家。

“作为拥有50多年压力容器制造经验的企业,石家庄安瑞科坚持自主创新,在高压储运装备领域,从打破垄断到填补多项国内外空白,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红霞说。

20年前,我国大力推动天然气开发利用,为了实现天然气运输设备国产化,石家庄安瑞科自主研制了国内第一支高压气体瓶式容器,被誉为“神州第一瓶”。该公司也成为我国首家制造大容积无缝钢瓶的企业,打破了我国CNG装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此后,公司不断开发新产品,长管拖车、子站车、捆绑车等产品在CNG、氢气等储运领域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王红霞说。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高压储氢瓶不断向大容积、轻量化方向发展。2007年,石家庄安瑞科启动缠绕式气体储运装备开发,采用钢内胆加复合材料增强结构,由钢制压力容器进入复合材料压力容器领域。

“这是全新的挑战,一直领跑行业的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王红霞回忆说,那时,从生产设备到技术工艺全都是从零开始,技术人员就地“转型”,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改造,自制缠绕机,改进工艺工装,经过无数次推倒重来,缠绕气瓶生产线终于组建起来。

当时,国内还没有关于缠绕气瓶产品的标准,为了支撑缠绕气瓶的研发,王红霞带领团队经过反复试验与讨论,制定了国内首个大容积钢内胆环向缠绕气瓶标准,研发了国内首创也是迄今为止行业唯一的缠绕气瓶用爆破片与易熔合金塞串联组合泄放装置。石家庄安瑞科也获批成为国内首个取得大容积缠绕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

从最初的钢质无缝气瓶到玻纤及碳纤缠绕气瓶管束集装箱,石家庄安瑞科高压产品不断进行升级换代——钢瓶容积从26立方米提升到目前的37.8立方米,产品通过大容积、轻量化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从常规CNG到氢气、电子气体,运输介质品类不断增加。

“目前,我们的电子气产品集装箱在国内已批量生产、销售,替代了进口产品,深受电子气厂家青睐,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同时实现了批量出口,得到国际市场和多家高端气体客户的广泛认可。”王红霞说,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石家庄安瑞科打造电子气体高端超市,为芯片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氢能领域,石家庄安瑞科研发的高压储氢加气站子站用45兆帕储氢气瓶组作为绿色能源装备,被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和深圳大学生运动会。2021年,石家庄安瑞科研发的氢气管束式集装箱走向北京冬奥会赛场,为冬奥会主会场火炬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向世界展示我国绿色发展的积极实践。

近几年,石家庄安瑞科先后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合作与交流,不断以最新科研成果推动生产,优化技术路线,确立了企业的领跑地位。

石家庄安瑞科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企业等,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河北省氢能储运加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搭建。2022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省财政科技项目资金支持等政策红利共计800余万元,助力企业在创新路上轻装前行。近年来,该公司不断追加新产品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5800万元,创新发展后劲十足。2022年,该公司生产总额达14.5亿元,收入、利润均为历史最高。

坚持创新发展,石家庄安瑞科深耕电子气体等特种气体储运装备、能源气体装备、氢能储运装备领域,产品通过多项国际认证,被应用在美国、加拿大、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梅塞尔、普莱克斯等世界知名气体公司提供储运装备。

目前,石家庄安瑞科高压长管拖车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一,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中压液氨运输半挂车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首位。

下一步,石家庄安瑞科将加速推进产品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在氢能、储能等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方面发挥优势,逐步实现储氢、运氢、用氢领域的全产业链覆盖。同时,持续深入挖掘电子气各种应用场景,做精电子气装备。

相关阅读:
双奥文化推广京张主题宣传展示活动举办 河北绿色金融赋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