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水下“造林”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通过生物多样性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再来看看各地的做法。

湖底播绿种草西湖“水下森林”生机勃勃

先来看西湖。很多人见过杭州西湖的“水光潋滟晴方好”,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西湖的湖面下还有一片“水下森林”。这些年,杭州加强西湖水环境的治理,通过在湖底播绿种草的方式,让西湖的水生态系统更健康。

水下“造林”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保护生态环境

在西湖的水面下,水草飘曳、游鱼嬉戏,一派生机勃勃,这就是西湖的“水下森林”。在西湖湖底种草并非易事,因为湖底多石块,不利于水草扎根,不少新种下去的水草隔天就会漂浮起来。工作人员反复积累经验,在浅水区域,他们一株一株亲手种植。在水深的区域,则用无纺布把株苗和泥土绑在一起,抛投至水中,让水草沉底。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西湖湖底形成了一片31.7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

水下“造林”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保护生态环境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城市管理局二级调研员梁鹏:自2021年以来,我们对西湖水域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截至目前,我们共发现了250种水生生物。

涠洲岛:移植修复珊瑚保护生态环境

看过了湖下“森林”,再来看看海下“造林”。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屏障,能够减少海岸侵蚀、保护海岸线,珊瑚礁生态修复被称为海面之下的特殊“造林”行动。世界环境日前夕,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域采集珊瑚母体,并进行了块状造礁珊瑚的移植修复实验。

研究人员选取了涠洲岛常见的滨珊瑚、角孔珊瑚、牡丹珊瑚等12个种类约40个珊瑚母体,分解成大小不同的300多个移植个体,进行修复实验。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科室主任王欣:主要是把它分割成不同的大小,以期找到一个合适的进行珊瑚礁修复的规格,能够在有限的珊瑚母体资源下,能够进行更多的珊瑚幼体的修复。

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屏障,能够消散波浪能量、减少海岸侵蚀、保护亚热带海岸线。近年来,涠洲岛珊瑚生态修复大多以分枝状的鹿角珊瑚为主,修复种类较为单一,鲜有块状等其他形状珊瑚的修复,主要原因是块状珊瑚的生长速率较低,短时间内很难体现出生态修复的效果;其次是块状珊瑚形状不规则,移植固定难度较大。

水下“造林”促进生态系统恢复 保护生态环境

研究人员介绍,这次进行的块状珊瑚的修复实验,就是希望找到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珊瑚修复方法,降低珊瑚礁生态修复的技术难度,增加珊瑚修复种类的多样性。下一步,研究人员将移植2000株块状珊瑚,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进一步促进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浩郎: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它(珊瑚礁)更快恢复。

相关阅读:
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初见成效 白洋淀“百淀联通”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