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来宾:开展招投标领域问题专项整治 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某项目某工程段涉嫌设置不合理条件,限制和排斥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来宾市在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联合大排查工作中,发现某项目招标方面存在问题,立即约谈了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并进行全市通报并督促整改。

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加大对串通投标、行贿谋取中标等行为的惩戒力度,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来宾市纪委监委开展招投标领域问题专项整治,紧盯招标条件、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定标、招标代理等关键环节和载体,通过“室组地”联动,健全线索接收、转办、处理、反馈机制,深挖彻查招投标中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深化标本兼治,探索实施行贿人“黑名单”联合惩戒机制,并督促职能部门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助推招投标规范运行、健康发展。

招投标面广环节多,是腐败易发、高发领域。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发展局、公安局,组织财政、住建、交通、水利及工信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公开招标投标项目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反馈给相关监督检查室作为监督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将抽查结果报告及处理意见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网(广西·来宾)进行公示,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

打蛇打七寸,严查招投标领域的“围猎者”是清除腐败的关键一环。该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制定出台联合惩戒行贿人机制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将多次行贿、巨额行贿、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和个人依法纳入“黑名单”,作为招投标、政府采购、行业准入、信贷管理等方面资质资格审查的必经“关口”。目前,全市已收集“黑名单”226个,对列入行贿人“黑名单”的23家企业及相关个人实施联合惩戒,形成有力震慑,有效遏制招投标领域行贿现象。

夯实治本基础,坚持边治理边防范。该市纪委监委印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支持、督促相关部门推行“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将工程建设类、政府采购类等所有进场交易的招标采购项目,进行全流程电子化开标、评标,切断行政权力插手公共资源交易的链条,让交易信息过程公开、透明、可溯源,有效避免了开评标过程中存在的围标、串标、暗箱操作等违规操作,实现了规范交易、阳光交易。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还督促指导市政务和大数据发展局建立健全招投标规章制度,印发了《来宾市招标投标活动负面清单》,为招标人及其代理机构分别划定了操作“红线”,进一步提升了监管效能,扎紧不能腐的制度笼子。

自开展招投标领域问题专项整治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串通投标、虚假招投标、滥用评标权、符合条件应招标而未招标等突出问题共95起10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7人,有力清除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来宾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河池市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新华全媒+丨探寻黑龙江大豆总产创新高背后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