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县深化机制改革 实现监督执纪执法“一体化”

原标题:河南县深化机制改革实现监督执纪执法“一体化”

来源:青海省纪委监委

河南县以县纪委监委机关为主体,统筹整合管辖范围内的纪检监察工作力量,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整体加强乡镇纪委协作片区和派驻纪检监察联组工作机制,统一调度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等工作力量,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纪检委员(村级监察联络员)监督合力,实现监督与执纪执法力量贯通起来一体推进,凝聚力量突出主责主业,解决工作短板补足弱项,构建县、乡(镇)、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整体联动高效的工作运行格局,实现县纪检监察工作的上下协同、一体推进、整体提升,打通监督监察“最后一公里”。

一、强化制度建设,为监督执纪执法打好“基础框梁”

县纪委监委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持续推进,有力推动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组织做到有问题主动解决、有困难争取支持。在县委的领导支持下,人财物得到有力保障,发展瓶颈得以有效解决。及时制定《河南县持续推进监督执纪执法工作一体化建设方案》《河南县纪委监委关于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河南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关于成立河南县乡镇片区工作组的通知》等,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及时建立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乡镇纪委制度,印发《河南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实行责任制做法,对乡镇纪委建设跟进督导,推动任务落实,确保了一体化建设工作有力有序高标准推进。制定挂牌《乡镇纪委工作职责》《乡镇纪委会议议事规则》《乡镇纪委书记工作职责》《乡镇纪委协作片区会议制度》《乡镇纪委协作片区办案人员管理制度》《乡镇纪委协作片区问题线索办理流程图》等18个制度规范,明确了工作职责,严明了工作纪律,规范了工作流程,完善保障机制,为基层规范化管理提供重要前提和保证。

二、规范硬件配备,为监督执纪执法提供“主体结构”

河南县以“基层建设深化年”为契机,以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硬件设施、人员配备、职责定位、能力建设、履职考核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能力。一是坚持规范挂牌标识。全县6个乡镇办公大楼门口统一悬挂纪委牌匾,在纪委书记办公室门口悬挂监察办公室牌匾。在办公场所门口悬挂统一的标识牌,具体名称为“纪检监察办公室”“监察专员办公室”“监察办公室”“谈话室”“信访接待室”。同时,在醒目位置设置信访举报箱,张贴信访举报公示牌及微信举报二维码标识牌,并标明举报电话号码。二是坚持规范办公场所。按照“三室两栏”规模设置乡镇纪委办公场所,即独立的纪检监察办公室、规范的“走读式”谈话室、信访接待室共2间,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栏和惠民政策公示栏。目前,全县6个乡镇建立标准“走读式”谈话室,群众来访接待室,配备涉密专用电脑、打印复印机、照相机、高拍仪、录音笔、保密文件柜等,安装同步录音录像记录仪高拍仪、政务外网等基础办案设备。三是坚持分片协作模式。6个乡镇分为两个片区,在中心乡镇设立独立专用办公室,一应制度全部上墙,并规划设计廉政文化墙,全面助力乡镇纪委履职担当。

三、创新工作模式,为监督执纪执法“添水加电”

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按照“整分结合”方式,组建2个乡镇协作片区、2个派驻纪检组、43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乡镇纪委协作片区和派驻纪检组由县纪委监委日常统一管理、线索统一分配、力量统一调度、人员统一考核,在人财物上统一调配管理,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组织更趋完善,纪检工作力量得到充分保障。一是强化督促指导,由县纪委副书记负责领导、指导、督促日常工作,职能科室对联合办信办案、专项监督检查等重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监督执纪水平显著提升。二是协作效果升级。协作片区通过开展巡回办公、交叉检查、交叉调查信访案件等工作,加强相互学习借鉴、相互监督跟进,使监督更加深入、监督实效更加明显,有力推动了县纪检监察工作更高水平“三转”。截止目前,全县2个乡镇纪委协作片区共开展交又监督2次,流动“办公”2次,初核3件。三是创新村级事务监督。整合监督力量,全县43个村(社区)全面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实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监察联络员二合一形式,按照标准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将监督内容通俗归纳为看作风是否过硬、是否廉洁自律、是否公道正派、是否能够坚持原则的“四看”,将监督方式简化为“问、审、告、评”,实现日常监督抓常抓长,2020年以来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监督检查60余次。建好“意见建议答复、审核记录、问题线索报告、民主评议”4套盒式化备查资料,实现履职轨迹可核可查。

相关阅读:
大范围强雨雪来袭!局地或破历史极值 久治县创新完善“扎捆式”协作工作机制 整合力量打好监督执纪“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