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刚刚,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24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原标题:刚刚,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24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刚刚,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24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今天是“全国放鱼日”,也是《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崇明区政府联合在长江口水域开展主题为“立法保护中华鲟助推长江大保护——《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施行暨2020年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记者现场看到,24尾中华鲟、2000尾胭脂鱼被放流长江。

中华鲟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鱼类,是与距今1.5亿年前白垩纪的恐龙同时代的孑遗种类,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极危级(CR)保护物种。

刚刚,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24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旗舰物种中华鲟和长江江豚出现自然繁殖破碎化、生境碎片化的状况,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的地步。

5月14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这是上海率先对长江流域特定物种保护进行地方性立法,开创了国内特有物种立法的先河。

中华鲟个体硕大,体长能达4米,体重超过700公斤,平均寿命能达40岁。

刚刚,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24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长江口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唯一的、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顺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同时又最易受到侵害的天然集中栖息场所,具有唯一、特有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中华鲟亲鱼和幼鱼来说,上海的长江口水道是必经洄游通道,是它们的‘待产房’和‘幼儿园’。”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健说,长江口是成熟亲鱼由大海进入长江进行繁殖的唯一通道。每年7至8月,中华鲟亲鱼经长江口溯河而上,第二年10至11月产后的亲鱼又经长江口进入海洋。亲鱼繁殖一次要上下两次通过长江口,先是在这里为逆流而上储备能量,并进行海淡水环境的适应调节,故长江口又被称为中华鲟的“待产房”。亲鱼产卵后又径直游到长江口摄食,相当于在长江口“坐月子”。长江中孵化的中华鲟幼鱼,经过1850公里的顺流而下,于4至5月到达长江口。长江口是幼鱼完成入海前生理准备的重要场所,幼鱼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河口生活来完成入海前的生理调节。当它们适应海水高渗透压环境后,才离开长江口进入海洋,所以长江口又是中华鲟的“幼儿园”。

刚刚,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24尾中华鲟放流长江

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已经成为上海绿色生态名片。自2004开始,持续开展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23次,作为上海唯一的长江特有珍稀保护物种放流,已经成为上海的绿色生态名片。累计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胭脂鱼、松江鲈等珍稀水生生物55万余尾,其中1.5米以上的大中型中华鲟近500尾,刀鱼、长吻鮠、菊黄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等8万余尾,河蚬、缢蛏、沙蚕等底栖生物约355吨,对长江口的生态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开展中华鲟放流效果评估,建立中华鲟放流技术规范体系,开创了设施放流的先河,取得了较好的标志信息回收效果。

据悉,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将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二期作为生态保护能力建设纳入“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项目”,列入2019年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察室定期督察。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批复,计划2019年9月开工,2021年基本完成。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均沈阳摄

相关阅读: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白英被决定逮捕 北京近12万社会救助对象每人将获得400元消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