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三峡集团生态工程中心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物多样性中心”)在湖北宜昌开展长江鲟人工调控环境下自然繁殖试验,成功收集自然孵化的长江鲟鱼苗450余尾。本次试验获取了长江鲟自然繁殖相关生物学、水文学及环境指标关键参数,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长江鲟产卵场修复和自然种群恢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生物多样性中心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

生物多样性中心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

据了解,科研人员通过在养殖池底铺设鹅卵石、对池水进行控温、并采用潜水泵对池水进行推流,以模拟适合长江鲟自然繁殖的生境。随后,科研人员分批次向试验池引入5组长江鲟成熟亲鱼,通过人工调控,成功促使长江鲟雌雄亲鱼同步自然产卵和排精,并于4月30日成功收集长江鲟初孵鱼苗450余尾,目前已对该批鱼苗进行亲缘关系认定,确认共有两尾雌鱼、四尾雄鱼完成了自然配对繁殖。

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三峡实验站养殖池

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三峡实验站养殖池

据了解,本次试验对进一步推进长江鲟自然繁殖,恢复长江鲟野外种群资源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取得的科研数据对现阶段正在开展的中华鲟自然产卵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张宇晖】

相关阅读: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隧道全部贯通 黄埔文冲承接国内首批甲醇双燃料65000载重吨散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