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80万尾!三峡集团长江鲟全人工繁殖再创纪录

5月下旬,在三峡坝区右岸的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三峡实验站,一尾尾长江鲟鱼苗在池中欢快地游弋。截至目前,三峡集团2023年长江鲟繁殖累计出苗80万尾,长势良好,这是三峡集团自2019年4月实现长江鲟全人工繁殖以来创造的新纪录。此批长江鲟鱼苗中的50万尾将于6月6日全国放鱼日放归长江。

宜昌实验站苗种流水培育车间

宜昌实验站苗种流水培育车间

今年的长江鲟繁殖工作由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于4月初启动,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金沙江向家坝实验站、宜昌实验站、三峡实验站三地同步实施。4月下旬,最后一批长江鲟鱼苗在三峡实验站破膜而出。

“长江鲟对生存条件的要求更苛刻,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合适的季节、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顺利产卵。”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宜昌实验站高级工程师张建明介绍说,这些日子以来,他和同事们日夜守候在鲟妈妈和鲟宝宝身边,观测、照料其生长发育情况,记录一点一滴的变化。刚出卵的长江鲟宝宝身长大约2厘米,体重0.05克左右,经过养殖人员近两个月的悉心照料,目前已长到7厘米,体重约5克。

宜昌实验站(长江鲟孵化设备)

宜昌实验站(长江鲟孵化设备)

长江鲟又名沙腊子、达氏鲟,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其各大支流中,为我国特有的淡水定居型鱼类。它与中华鲟都是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鱼类,有“水中国宝”和“水中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长江鲟是我国特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保护物种,同时也是长江鱼类资源保护的旗舰物种之一,其物种保护工作也已成为长江生态系统修复、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工作。2018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长江鲟(达氏鲟)拯救行动计划(2018-2035)》,指导开展长江鲟资源恢复和自然种群重建工作,而实现大规模的长江鲟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被认为是恢复野生资源数量、实现自然种群重建的重要手段。

宜昌实验站长江鲟初孵仔鱼

宜昌实验站长江鲟初孵仔鱼

自2011年起,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启动长江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组织人员进行重点技术攻关,建立了长江鲟全生命周期保护技术体系。2019年4月,长江鲟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2022年7月,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首次突破长江鲟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该项技术在长江鲟物种保护和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突破了冻精苗种繁育等关键技术,对避免长江鲟近亲繁殖、雌雄发育不同步情况以及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有着重要意义。

据悉,下阶段,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将继续做好苗种培育工作,并持续开展长江鲟繁育、营养及性腺发育调控分子机制研究,其成果将对中华鲟、长江鲟等长江珍稀鱼类物种保护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俞昭君】

相关阅读:
  • A股半年收官!沪指半年跌0.25% 国证2000指数跌近20%

    来源:财联社财联社6月30日电,A股今日半年度收官,沪指涨0 73%,创业板指下跌,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上涨。从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几大指数表现分化,其中沪指跌0 25%, 2024-06-28
  • 鄱阳湖星子站超警戒水位,预计水位仍将持续上涨

    6月27日6时50分,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达19 01米,超警戒水位0 01米,预计未来水位仍将持续上涨。鄱阳湖是长江重要“蓄水池”,承纳了江西五大河 2024-06-27
  • 中央气象台6月25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6月25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6月25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安徽、... 2024-06-25
  • 实践故事丨释放片区协作叠加效应

    “片区协作机制,让我们即使面对复杂的情况,依然能高效地开展工作……”近日,谈起此前查办的一起案件,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万寿桥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室主任舒启林 2024-06-25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6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2024-06-25
  • 国家防总针对湖南省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三级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湖南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500毫米。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24日夜间至27日,湖南中北部将有持 2024-06-24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到检察机关开展主题教育调研 图片新闻 黑龙江嘉荫:邀请人大代表到院展开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