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绍兴市上虞区打造乡贤回归品牌 提升美镇治理能力

原标题:绍兴市上虞区打造乡贤回归品牌提升美镇治理能力

来源: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今年来,绍兴市上虞区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乡贤资源,广泛凝聚乡贤力量,着力发挥医生、教师、律师、公务人员、银行职员等“三师二员”职业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推进美丽城镇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智力保障。

名医回乡,打造健康乡村。通过设立乡村健康工作室等载体,全区医疗卫生系统职工回乡开展健康宣讲、健康义诊,举办乡医沙龙,争当“政策宣传员”“健康顾问员”“保健指导员”,提高群众健康意识、防病意识和治疗意识。岭南乡,位于上虞区南部山区,地处山区,产业单一,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为解决好这些老年人的看病问题,该镇组织回乡名医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医师们通过现场示范、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广大群众解答用药知识、提供养生保健建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享受医疗服务,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该乡还组建了以人民医院医共体为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为该乡老年人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让他们也共享乐民生活美。

贤师回乡,发挥德治引领。上虞区各创建乡镇投入资金,设立“青藤书屋”“乡风讲习所”、乡村少年宫等场所,动员回归教师发挥技艺特长,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志愿服务,用良好的师风师德,引领推动美丽城镇德治发展。崧厦街道是全国闻名的“伞城”,外来务工者众多。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假期无人照料,生活单一,大多在出租房里度过。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社会成长环境,该镇抓住这次“三师二员”回归的契机,投入百余万元,新建“乡村少年宫”,增设了小记者阵地、科学创新社团、青瓷社团等活动设施,动员有技艺特长的回归教师担任辅导员。少年宫的举办,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七彩的课外生活,解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让外来人口安心在“伞城”安家乐业。

律师回乡,调解基层纠纷。全区154名执业律师“回归”原籍村社,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协助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治村,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如下管镇,创新成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娘家人”调解队伍,累计接待上门咨询、求助200余人次,解答来电咨询150余人次,成功化解各类纠纷70余起,其中化解信访积案8起。“娘家人”还积极宣传农村易发的财产继承问题、婚姻家庭纠纷、房产纠纷、土地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营造基层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如今,“娘家人”调解工作室已成为该镇矛盾化解的重要力量。

公务员回乡,致力基层服务。机关干部积极投入基层服务,组建基层“治理服务队”282个,签订公开承诺书4000余份、认领服务项目2256个,组织开展社保政策咨询、农业技术帮扶等活动367场次,有效解决了美镇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在崧厦街道吕家埠,“伞城先锋服务队”结合该村红色基因薪火传承、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田改造提升等十大民生项目,发挥各自的职业优势、专业特长,切实提升项目建设绩效。在章镇镇,282名机关公务人员组团回归,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红心章镇”五色服务队,服务队深入种植基地为猕猴桃种植户传授猕猴桃种植技巧、在街头开展“三服务”,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行员回乡,普惠乡村发展。回乡银行职员积极开展“孝德贷”“金融帮办”“农商相随”“金村工程”“普惠大走访”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三农政策、基础金融知识、致富案例,培育广大农民的金融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为解决美丽城乡建设中资金筹措短板,陈溪乡回乡银行职员积极与当地的农村合作银行联系对接,争取授信1.524亿元,用于美丽城镇项目建设;岭南乡回乡银行职员,为该乡“三农”、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提供年利率不超过3.85%的贷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同时,为美丽城镇项目建设提供授信500万元,为该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上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稿编辑朱宇心)

相关阅读:
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抓好电子化稽查整改工作 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召开全体职工大会 项柳福任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