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武汉复工记:本地员工已返岗,努力减轻外地员工压力
“只要还有人,就好办。”小米武汉总部总经理刘国俊说。
“春暖花开,欢迎回来!”小米武汉总部最新贴出来的一张海报这样写道。在4月8日武汉解封之前,这里已经实现首批现场复工,武汉本地的近百名员工已开始来公司办公。公司为每位复工员工准备了开工红包,还有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用品。
去年12月18日,位于武汉光谷的小米武汉总部大楼开园。一个多月后,武汉疫情暴发,很多企业停工。从1月23日的武汉“封城”,到4月8日的“解封”,在76天的时间里,小米武汉总部和它的两千多名员工也经历了一段不寻常的“抗疫之旅”。
“武汉总部不能停,这边主要是做研发的,研发一停下来,好多项目就完成不了了。”小米集团区域拓展部副总裁兼武汉总部总经理刘国俊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从2月10日前后就开始远程办公了,现在远程复工率已经超过了94%。刘国俊表示,对于外地返汉员工来说,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让员工消除顾虑,找回工作状态。
小米武汉总部复工员工收到的开工礼物。
预防下手早,所幸无人感染,远程办公效率受考验
位于疫情中心,小米武汉总部却没有一位员工感染,这份“幸运”来自前期预防下手早。2003年的非典,刘国俊在广州经历了整个过程,因此一开始他就对疫情信息很警觉,公司早早购买了板蓝根、口罩等预防用品。1月20日上午,在钟南山宣布病毒存在“人传人”之前,感到“情况不对”的他们就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决定提前放假,下午公司就开始清场。有的员工不了解情况,不愿意提前放假的,他们甚至拉闸断电,让员工全部撤离了。
“我们应该是武汉最早一批主动放假的企业。”刘国俊告诉新京报记者,1月20日下午,小米武汉总部就贴上了封条,“提前放假之后,仓储物流和客服方面还需要有人坚守,我们就要求他们每天上下午都要测体温、进行报告。春节期间就全部放假了,客服仓储员工也回去了。”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告诉记者,1月21日,小米就成立了公司的抗疫领导小组,除了组长王翔外,集团其他很多重要的高管都在这个小组里,几乎每天都在讨论要怎么样应对这场疫情。疫情暴发伊始,小米就迅速启动了全球的采购,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就把第一批物资送到武汉、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在复工方面,公司也做了许多部署,包括准备远程办公,把工作物资送到员工手中等。
到3月19日,小米武汉总部的远程办公复工率已经达到94%左右。小米在武汉没有工厂,人员不必积聚在一起工作,但是远程办公也还是会有一些不便的地方。刘国俊说,比如做IoT物联网研发,需要用电器设备进行现场测试,但是现在没有条件开展这样的测试,因此只能先做点别的。而从总体上看,与预期相比,远程办公的效率“肯定会差一点”。第一个问题就是办公设备上,公司里面每个员工有两台台式机,而员工回家后就只能用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样设备的运行效率就打了折扣;第二个就是还有极少数员工回去的时候没有带上电脑,或者有些员工家在山区或者有些网络条件不好的农村地区,这部分人暂时就没有办法办公。
对于没有电脑办公的员工,小米武汉总部就用快递把电脑送到他们身边,保证他们的工作不中断。此外,公司还给员工们快递了口罩、板蓝根等防疫物资,让员工在家里也有足够的防护。
不过,即使有电脑和网络,远程办公的效率“还是没有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方便”。“原来你只要扭个头,在电脑上指一下,‘那个地方我们怎么解决?’,马上当场就能解决了,而现在沟通肯定要比原来麻烦很多,有些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说得很清楚。”刘国俊表示,现在你要解决技术问题,需要反复地解释,需要各种截屏,沟通的成本就会比较高,同时管理成本也会比较大。
小米武汉总部部分复工后的场景。
举办活动为员工减压,“防疫日报”提供周边生活服务信息
疫情期间,相比于这些工作和防疫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给员工精神支持。刘国俊表示,不在武汉的人,很难想象本地人的精神压力有多大:“每天都会看到有人感染,或者家里有亲人感染后找不到床位。商店也都关门了,买东西也买不着,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感到压抑和恐慌。”在公司帮助员工亲属协调床位的时候,他能感觉到员工自己也非常害怕。还有些员工每天呆在家里,天天吃泡面,也不敢出门。公司在给员工寄口罩等物品之外,还要求每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每天都跟员工开晨会,让员工感到自己还有组织,组织也在关心自己。
为尽量疏解大家的紧张情绪,公司还开展了一些线上的娱乐活动,比如在网上K歌,或者讲讲故事互相交流。王翔告诉新京报记者,集团在给员工提供健康咨询和心理救助时,考虑到了武汉员工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集团也给予了许多物资和心理上的支持。
在武汉总部协助集团将捐赠的口罩等物资送到武汉后,集团还专门对参与此事的本地员工进行了表彰。在刘国俊看来,这些事情也有助于让员工们的注意力从对疫情的恐惧上转移开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公司也要求员工下载相关APP,开始申报“湖北健康码”并按时健康打卡,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政府允许复工后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会让员工有希望有盼头,对于结束疫情、开始工作更有信心。
武汉“解封”前,公司精神支持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外地返汉员工身上来。“大家可能在家里也隔离了很久,但是回来的路上还是要乘坐交通工具,武汉本地现在也还存在一些无症状感染者,有些同事回到武汉之后,难免也还是会有心理压力。”刘国俊表示,公司跟员工充分交流之后,决定让大家在返回武汉之后也还是先隔离14天,再开始正式上班。在防疫准备上,公司准备了体温测量仪器和十多万只口罩等防疫物资,在办公区也采取了高频次的消杀措施,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对电梯等密闭空间限制聚集人数,在办公区也要求大家分开坐。
在小米武汉总部每天为员工提供的“防疫日报”中,新京报记者看到,其中不仅有武汉疫情信息发布,还有办公区周边餐饮医药信息汇总、交通出行提示等内容,方便员工在武汉的日常生活。
小米武汉总部员工戴着口寨在办公。
全面复工仍有难题待解,“只要还有人就好办”
在小米武汉总部新大楼开园的当天,雷军曾表示,未来十年,希望能把武汉建成小米的超大研发总部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高地,要能够容纳1万名员工。尽管疫情给本地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刘国俊表示,小米武汉总部的人员招聘计划仍然在继续实施。前不久,公司还专门推出了一个便捷通道,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子女、亲属前来应聘的,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录取。目前已经收到的简历中,有六七十个人属于一线医护人员亲属,此前已经录取和入职的就有五六个人。
不过,在疫情彻底结束之前,小米武汉总部正式复工仍有一些困难。刘国俊表示,首先就是员工回到办公区的问题。现在企业的复工需求和政府的政策基本上是同步的,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现在已经有了较强的复工氛围,但目前武汉的小区管理得还是比较严格。“小米武汉总部不像制造业企业,员工住在厂区里,而是分散地住在武汉三镇。”在他看来,还是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上提出一些整体的解决办法,否则单靠个别企业,很难完成复工进程。
在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复工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刘国俊举例说,小米办公区的员工都在一个公共食堂里面吃饭,而只要运营食堂的公司没有复工,员工来了公司之后就会没地方吃饭。目前公司是采取从外面订购团餐的方式来解决员工的吃饭需求。不过企业要想正常运营,还需要协同各个方面的服务提供商一起复工。刘国俊也希望,接下来政府能够在复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在过去一两个月中,本地的许多企业基本上没有开工,复工前期的成本压力也会特别大。刘国俊表示,现在不少企业都有困难,希望政府在这个时候能帮一把,在税费上予以优惠,对企业进行输血。同时也要在保证防疫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社会的正常流通,这样企业的产品能够销售出去,才能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在企业招聘方面,政府也需要多做一些支持工作,让企业运营尽快恢复。
刘国俊告诉新京报记者,疫情期间,小米的人工智能产品也针对疫情完善了许多功能,物联网应用也让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疫情过去之后,这些新的技术如何去与当地的产业相结合,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既是他们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可以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的契机。“经过这场疫情之后,其实大家对于运用科技来尽快恢复增长的需求是很大的。”刘国俊表示,政府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也可以加以推进和引导。
对于必将被战胜的疫情和即将到来的正式复工,刘国俊表示,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尽可能地多做一些工作,要保证员工的安全,还要保持生产的安全,以及工作的连续性。员工回来之后,也需要一点时间来恢复工作状态。“我们现在要保持队伍的齐整,大家都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体,这是最重要的,只要还有人,就好办。”刘国俊说道。
新京报记者许诺编辑赵泽校对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