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春天里 等待买家的花农

原标题:春天里等待买家的花农

孩子们也要回去了,大棚里又只剩下了张女士夫妻两个人,等待行情好转,等待买家到来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摄影王颖)大棚里的光线很暗,温度也有些低,3000多株盛开的蝴蝶兰静静地摆在大棚里,按照年前的计划,这个时候,棚里的花已经卖完了,要开始新一轮的栽培了,但今年,留下的这些蝴蝶兰,恐怕卖不掉了,袁凤东把大棚内的光线和气温都调得很低,这样的话,棚里的鲜花长得慢一点儿,希望还能等到转机。

春天里 等待买家的花农

大棚里的蝴蝶兰在等待买家。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3000多株蝴蝶兰还没卖掉

中午1点多,袁凤东和父母才准备吃午饭,午饭很简单,是在大棚口的设备房里做好的,从2013年租棚种花开始,大多数时候,他们一家的饭都是这么解决的。

隔着一道门,大棚里的光线显得很暗,也没有一般大棚中温暖、潮湿的感觉,反而有些阴冷。这座大棚占地1亩多,一大半摆着种在塑料盆里的蝴蝶兰,从春节到现在,3万株左右的蝴蝶兰,只剩下十分之一还没卖掉,而往年这时候,这些花早就卖光了,袁凤东要开始准备下一季栽培的工作了。

袁凤东是通州人,2013年,他来到昌平,租了3个大棚种花。3个大棚一共4亩左右,每年租金、水、电等,总共14000多元。

春天里 等待买家的花农

袁凤东租了3个大棚种花。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租金和水电并不算高,更大的成本来自于花苗。袁凤东自己并不育苗,蝴蝶兰的花苗都是从广州购进,去年行情好,花苗也贵,算上运输成本,到他手里,每株大概11块钱,而平常只有8块左右。

这些花苗经过10个月左右的栽培,进入花期时,正好是春节前后。蝴蝶兰是年宵花中最主要的品种之一,销量一直不错。今年春节前,批发价在每株25元左右,如果装盆销售,能达到每株35元。

3个大棚一共能种3万株左右,其中大部分在春节前已经卖出,小部分会在春节后的一段时间里,逐渐卖完。但今年,春节后各个花市关闭,留下的3000多株失去了销售渠道。

“偶尔也能卖出一些,但都是熟人自用,每个人买个10株8株的,帮助不大”,袁凤东说。袁凤东把大棚的光线和温度都调得很低,让棚里的花长得慢一点儿,“还是抱着一点儿希望,万一能卖出去呢”?

不过,袁凤东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真的卖不出去,也只能剪了,不能耽误下一季的栽培”,他说。

事实上,下一季栽培已经耽误了,因为疫情,广州的花苗至今还没有运到,这也是没卖完的蝴蝶兰还没有被扔掉的原因,等到新苗到了,这些“旧花”也就存不住了。

月季开了,买主还没来

和袁凤东的大棚隔着一条路,另一家“小张花卉”的月季刚刚进入花期,主人张女士也在等待买家。

春天里 等待买家的花农

“小张花卉”的月季已经进入了花期。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张女士是河南人,10年前和丈夫到北京种花,以种月季为主,今年的生意同样不好,刚刚进入花期的月季,也只有零碎的小订单。

“往年这时候,门口大车小车都排满了,装上就走,一般都是一些小型的绿化公司,”张女士说,“今年到现在,这些公司都还没有信儿呢,就有一些零散的客户,买得都很少”。

月季是木本花卉,有些要栽培多年才能销售,在张女士的大棚里,记者看到,有许多月季树已经有鸡蛋粗细,张女士说,这些月季树并不是他们从小栽培的,“我们本儿少,从小栽培成本太高了,所以都是从外地进的现成的月季树,在我们的大棚里培育两年,适应本地的土壤之后,再销售出去。”

张女士的月季树大多卖给做社区绿化的公司,但目前,很多绿化公司还没开工,也就没有订单了。

除了月季树之外,还有月季花墙也是两年生的,月季花墙是张女士自己栽培的,地上是一个长条的盒子,上面树立着一张铁丝网,月季沿着铁丝网攀爬,两年左右,就能长成。

春天里 等待买家的花农

张女士家以种月季为主。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月季墙也有好多品种,有的花特别多,开花的时候,几乎看不到绿叶了。往年月季墙卖得也不错,这个时候也能卖出去几十张了,今年一张都还没卖出去”,张女士说。

和袁凤东的蝴蝶兰不同,蝴蝶兰过季后,要剪掉重新栽培,月季可以一直生长。但不能销售,就意味着张女士一直要承担成本。

“大棚租金、水电费、苗钱,每年下来得十几万,收入少,支出多,今年确实很麻烦”,张女士说。

卖花的中学生,假期就要结束了

张女士在昌平租了大小6个大棚,4个种月季,1个种蔬菜,还有1个小棚里,放着薰衣草、吊兰、石竹、天竺葵、牵牛等应季的“草花”,这些“草花”是她从别处引进的,一般在月季上市之前就可以卖完,可以聊补空档期的收入空白。不过今年,这些草花的销售也很慢,记者在一间面积不大的大棚里看到,地上和架子上,还挂着很多装在塑料棚的牵牛、石竹、郁金香等。张女士的两个孩子,正在不远处的路边卖这些“草花”。

张女士有4个孩子,最大的女儿读高二,最小的儿子刚六年级。每年寒暑假,他们都会把几个孩子接到北京,等到开学再送回去。

春天里 等待买家的花农

张女士的两个孩子帮忙卖花。新京报记者王颖摄

今年的开学比往年晚了许多,已经4月,孩子们还在北京。记者在公路边上见到了张女士的大女儿和小儿子。他们站在一辆农用车前,车厢里放着很多盆鲜花,有的已经盛开,有的含苞待放。偶尔有过往的车辆停下,买几盆鲜花带走,尤其这几天,疫情有所缓解,路上的人多了,买花的人也比前些时候多了。

“我们每年寒暑假都来,有时候也会帮家里卖卖花,今年不好卖,所以就来路边摆摊了”,张女士的大女儿说。

临近开学,孩子们也要回去了,在北京的大棚里,又只剩下了张女士夫妻两个人,等待行情好转,买家到来。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影王颖

编辑张树婧校对柳宝庆

相关阅读:
合景泰富3月预售额近62亿元 同比微降2% 小米武汉复工记:本地员工已返岗,努力减轻外地员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