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五一”假期冲刺排练将作为十二艺节开幕演出并角逐文华奖
刚刚荣获2019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的上海歌舞团,又在忙碌中度过“五一”假期。5月20日,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演出,并角逐文华奖。这几天,剧组成员从早到晚都泡在排练厅里,争分夺秒,进行最后的冲刺。排练厅的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时间只记住精品,艺术永追求一流。”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历经了两年多的选题孵化和研讨论证,1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创制。去年12月,这部作品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进行了首轮9场试演,今年3月又赴海南、广东开启第二轮6场试演。4月,这部舞剧在“上海之春”舞台上正式首演。无论是试演还是首演,全都一票难求。4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沪开票,排在售票队伍前三位的观众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红色题材的舞剧,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
不拘传统,将艺术创新做到极致
近年来,《潜伏》《伪装者》《风筝》等谍战题材的影视剧,都收获了不俗的口碑,但以舞剧形式演绎谍战题材还是头一回。都说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永不消逝的电波》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编剧罗怀臻塑造了9个主要人物,每一个几乎都有双重身份。“这是我迄今为止做过的信息量最大、戏剧性最强的一部作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总编导之一周莉亚说,“这就要求在舞剧叙事方式上必须走到极致,我们尝试了许多时空切割的方法,段落的打碎重组、倒带、假定空间中的真实性、真实空间的假定性等等。”
主人公李侠和兰芬,还有报馆职员、裁缝、女工、黄包车夫、卖花女……要把9个主要人物在舞台上立起来,充满了挑战。他们不仅要跳得好,还得“演”得好。“我真觉得自己变成了电影演员,要演出故事的前因后果,要演出人物内心的层次。”在剧中扮演“秘书”的邓韵说。
扮演“兰芬”的上海歌舞团首席舞者朱洁静,竟然第一次有种回到学生时代、回到课堂的感觉。排练时,前一分钟刚被表扬,下一分钟又被劈头盖脸一顿骂。为了让自己一举一动都带着“兰芬”的符号和气质,她回到家里洗衣服、晾衣服、铺床单时,也在找感觉。“所有的艺术都来自于生活,你越自然,就越真实。”舞剧开场时,她还是那个给丈夫李侠送饭的妻子,到了结尾,她已失去爱人,一个人抱着孩子去街头迎接上海的解放。“两个小时的时间,要演出一个平凡女人的蜕变,太过瘾了。”朱洁静说。
舞美的创新也给观众带来许多惊喜。设计师秦立运用了26块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实现弄堂、报馆、裁缝店等不同场景的转换。大胆的艺术手法、当代的舞蹈语言,超越了观众对红色舞剧的想象。看完首演,一位观众说:“注意力从头到尾被吸引着。双人舞甜,渔光曲美,特务出场吓人一跳,一会儿又被感动哭了……”
没有捷径,只能不停与时间赛跑
《永不消逝的电波》正式排练,是从去年8月开始的。从8月到12月的第一次试演,4个多月的时间,剧组每天排练12个小时,常常是几个排练厅同时开工,与时间赛跑。前3个月,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大家没有休息过一天。直到3个多月一次验收后,导演宣布休息一天,剧组里有几个女孩儿当场哭了。
上海歌舞团首席舞者王佳俊在剧中扮演主人公“李侠”。整个排练期,他的腰、胳膊上都有伤,但也没有停下来休息。他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踏上舞台,所有的伤痛都会消失。那一刻就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在舞台上一样,自由自在,无比过瘾。”要让这群都市里的年轻人演好70年前为信仰而牺牲的烈士,塑造出有厚度、有复杂任务的角色,在总编导之一韩真看来,没有捷径,只有付出大量的时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重复一千遍,可能突然就找到了感觉,脱胎换骨。到后期,排到八烈士的牺牲,排到“李侠”和“兰芬”最后的时刻,大家总会哭得不行。周莉亚说:“他们的故事太动人了。有时候,为了理想和信仰,你必须放弃一切,放弃家庭,放弃爱人。排练的时候,总觉得他们都在天上看着我们,只希望这部作品,可以无愧于先烈。”
不计时间成本,为艺术全力以赴,这早已是上海歌舞团的常态了。近5年来,上海歌舞团累计演出场次近900场,商演收入超过8000万。仅舞剧《朱鹮》就累计演出240场,巡演遍布国内各省市,甚至演到了日本和美国。在繁忙的演出间隙,上海歌舞团还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打造新的原创剧目,2—3年创演一台大型剧目,每年原创5—10个小剧目,以原创为基础,培养人才、拓展演出、发展市场。
时间只记住精品,艺术永追求一流。在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看来,追求的过程是一个无比煎熬的过程,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个细节都可以有更高的要求,每天都需要摸爬滚打、精益求精。“在中国舞剧的探索之路上,希望《永不消逝的电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但愿它作为一个引子,在未来掀起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