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麦启安:应推进中英关系重回“黄金时代”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白云怡谢文婷]“所有国家都渴望和中国建立双方关系的‘黄金时代’。”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麦启安(AlistairMichie)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下英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许多政客受到美国的影响,这导致英中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受到阻碍。他认为,英国应该积极考虑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推动两国关系向重返“黄金时代”的方向发展。

英国东亚委员会秘书长麦启安:应推进中英关系重回“黄金时代”

“很多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世界面临的主要危险之一”

环球时报:您主编的新书《共识还是冲突?——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近日在中国出版发行。最近两年,俄乌冲突爆发,中美博弈更加复杂,您认为我们的世界真的是走在通往共识的道路上吗?

麦启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大家在应对疫情等全球挑战时达成共识、实现团结,并找到全球性解决方案。让我高兴的是,很多国家的领导人给我们发来了建议和反馈。我们收集了十多条,作为推荐语编写在了这本书的前言部分。显然,这些世界各国的高层人士认识到了这本书所表达的关键主题以及所包含的信息。不过,让人失望的是,自这本书的英文版2021年9月出版以来,我们的世界正明显转向冲突、远离共识。我对此深感沮丧。

(共识还是冲突)对人类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在面对很多挑战,比如气候变化、流行病、核问题等。这些挑战要求各国为保护全人类的利益采取共同行动。但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缺乏共识。合作的缺乏令人深感担忧,它可能导致误解、误判和灾难性的冲突。

从本性上来说,我一直对人类能找到解决方案持乐观态度,但我还是要现实一点。我曾在书中谈到,我们的世界正面临沟通危机。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各国难以向其他国家解释其观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催生许多问题的原因,比如拥有全球近20%人口的中国(中国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7.6%),和美国与欧洲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有效沟通的缺乏导致了对不同观点和看法的理解危机。

环球时报:您日前表示现在有大量的美国人封闭了自己的思想,对影响世界的巨大变化视而不见,这对全世界来说“非常危险”。您所说的“美国人视而不见的世界的巨大变化”具体指什么?

麦启安:今天很多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已成为世界面临的主要危险之一。尽管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4%左右,但它在全球治理中却几乎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种少数人对世界其他地方拥有巨大影响的现实让人沮丧。

更令人沮丧的是,很多美国人的眼睛只看得见美国国内,而看不到比如气候变化带来的危险,拒绝积极应对核问题等严重的全球性威胁。这种“内向倾向”非常危险,因为上述问题影响到的是全人类。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国政治体系内部的分裂,也给世界的未来带来巨大危险。

“现在世界正面临着沟通危机”

环球时报:8月底,英国外交大臣5年来首次访华,期待重启“对华接触”。不过,同一时间,英国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却发布文件,声称台湾是“独立国家”,遭到中方反驳。您怎么看这件事?近年来,英国的对华态度发生重大转变,您认为这背后有哪些原因?

麦启安:我认为,我们(英国)需要非常小心,不要随便发表一些可能引发别的国家愤怒的言论。正如我此前提到的,现在世界正面临着沟通危机,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对话和讨论,尤其是国家间有智慧的对话。幸运的是,很多英国人正在努力创造这种环境。但不幸的是,英国也有一些人不愿进行这种有质量的对话,而是要推动自己的政治议程。

英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许多英国政客受到美国的影响,而美国的诉求是阻碍中国发展。当然,也有一些美国政治家在努力展开有智慧的对话,但鉴于当前的沟通危机和社交媒体扮演的角色,很多言论可能被误解,甚至导致冲突。这也是我为什么倡导更多的国家间的对话,这至关重要。

环球时报:有人用“历史上最低点”和“深度冻结”来形容当下的中英关系。您怎么看这种说法?未来中英关系还有回到“黄金时代”的可能吗?

麦启安:我不认为我们的关系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了。在过去20年里,大量中国留学生来到英国学习。在吸引中国留学生方面,英国在世界上可以排到第二或第三。我很期待这种交流可以为双方达成共识奠定基础,并在未来有助于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

我觉得所有国家都渴望和中国创建双方关系的“黄金时代”,但很不幸,目前英国没有再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展开有智慧的对话,以便最终推进中英关系重回“黄金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面对全球重大挑战。

环球时报:很多西方政客最近都在谈“同中国脱钩”“去风险”。您怎么看这种论调?西方真的有可能和中国在经济上“脱钩”吗?

麦启安:“脱钩”和“去风险”都不是正确的方向,我们得注意远离这两个趋势。最根本的还是建立对彼此更深入、更好的理解。我认为,唯一能解决全人类面临危机的方式,就是找到共识,相互理解和尊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任何可以推动对话、理解和共同前进的倡议,都应该被考虑”

环球时报: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当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这一倡议时,西方对此仍有争议。您怎么看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过去10年的发展及其前景?

麦启安: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它为人类创造了新的联系渠道,也是对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目前,全球治理正面临挑战——美国和欧洲分别仅占全球人口的4%和9%左右,然而这不到14%的人口却掌握了全球的治理权力。当这么少的人口拥有不合比例的影响力时,其他地方的人很自然会感到沮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则旨在创造更广泛的全球治理形式,引领我们走向国际共识。我很期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继续发展。

环球时报:您认为英国应该考虑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吗?

麦启安:我认为,任何可以推动对话、理解和共同前进的倡议,都应该被考虑,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包括任何可能引领我们走向更积极方向的事情。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3星 第七次高级别对话帮中澳增进理解,美媒:两国关系回暖的进一步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