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德媒:“一带一路”倡议给欧洲提供历史性机遇

原标题:中欧对话合作将迈上新台阶德媒称欧洲应抓住中国机遇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外媒称,中欧领导人峰会即将于4月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中国政府日前表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峰会期间寻求改善与欧洲之间的合作。

据埃菲社4月3日报道称,李克强总理将于4月8日至12日赴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赴克罗地亚出席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

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指出,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是中欧双方进行战略沟通的高层平台,为深化中欧关系、推动对话合作发挥了重要战略引领作用。

王超指出,会晤期间,双方领导人将就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见证签署能源、竞争等领域合作文件。相信此次会晤将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推动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战略性和互惠性。

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此次会晤的主要目的是在市场准入和投资等领域加强双边关系。

报道称,王超表示,此访是李克强总理今年首次出访,也是继习近平主席3月下旬对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之后,中欧之间又一次重要高层交往,体现了中国外交对欧洲方向的高度重视。

离开布鲁塞尔之后,李克强还将访问克罗地亚并将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以期加强中国在中东欧的存在。

2019年4月3日,外交部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欧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副部长王超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外交部网站)

2019年4月3日,外交部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欧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第八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正式访问克罗地亚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副部长王超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外交部网站)

王超表示,本次会晤拟发表有关成果文件,进一步规划“16+1合作”发展蓝图。有关方面还将签署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金融、教育、质检、人员往来便利化、驾照互认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协议。

报道称,他还表示,中方相信,在中国和中东欧16国的共同努力下,杜布罗夫尼克会晤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德国《商报》网站4月1日发表了德国《经济周刊》前主编斯特凡·巴龙的题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是历史机遇》的文章称,“黄祸”的幽灵正在德国游荡。然而,他们正在进行错误的斗争。

文章指出,对于欧洲来说,中国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里,让人感到担心和忧虑的,不是中国,而是欧洲如何对待中国的挑战的方式。

文章认为,美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它似乎相信自己的霸权地位是上帝赐予的。但“一带一路”倡议给欧洲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该倡议在过去5年中已经吸引了许多国家参与,最近意大利成为首个加入该倡议的七国集团国家。

对欧洲而言,该倡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中国通过该倡议推动中东和非洲地区加速发展,给我们的大陆特别是给德国的工业提供了巨大的新增长潜力。同时,那还可以显著降低被美国搞得动荡不安的地区给欧盟带来的移民压力。

此外,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还能给欧洲提供这样的历史机遇:再次在世界政治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以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为榜样的远东政策促进世界和平,缓和美中之间正在显现的新冷战,阻止可能的热战,并在塑造多极世界秩序中扮演主要角色。

文章认为,没有理由担心“黄祸”。但有很多理由让人担心,欧洲误解中国的意图,对中国的挑战作出错误反应,或者因为错误理解了与长期盟友美国的团结而没有勇气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战略利益。那样的话,欧洲可能会错过在未来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后机会。

责任编辑:张义凌

相关阅读:
清明祭英烈,聚合追梦新时代强劲动力 亚行发布最新报告: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