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区“护航”,为居民自治管理电梯打好基础

原标题:社区“护航”,为居民自治管理电梯打好基础

劳动路社区清波苑2幢3单元加装的电梯。

去年6月27日,劳动路社区新民村2号楼1单元的加装电梯正式启用,12户居民吃上了杭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头口水”。

一转眼,近7个月过去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在主城区“多点开花”。根据杭州市住保房管局的最新数据,2018年,杭州累计有531处加装电梯项目通过联合审查、397处项目开工,其中,256处完工、141处在建。

今年的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依然关注着加装电梯的话题,不少有电梯加装需求的市民也期待着能有新的好消息传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今后该如何更合理地推进?有哪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予以解决?又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对于这些问题,吃“头口水”的人或许最有发言权。

居民:我们更看重后续管理

虽然同属杭州首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新民村的首台加装电梯正式启用时,柳浪阁小区的首台加装电梯才刚刚动工。柳浪阁的居民说,自家小区的首台加装电梯启用后,大伙儿都去体验了一把,正是这种“尝鲜式”的体验,撩动了大伙儿加装电梯的需求。如今,柳浪阁小区有三分之二单元楼已经加装了电梯或进入加装施工阶段。

没能拿下杭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第一名”,柳浪阁的居民并不遗憾,因为他们在另一项工作上拿了“状元”:小区出台了杭州首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居民自管公约》。这份公约对自管会职责、选举、资金管理、电梯使用、维护保养、产权人权利与义务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比如电梯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等,公约都有明确规定。

春节过后,柳浪阁小区1幢2单元的加装电梯就能正式启用了。春节将至,工人返乡团聚,居民们便坐到一起,明确一下今后电梯费用的分摊问题。作为这次讨论的牵头人,杨先生觉得,随着杭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铺开,“后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前期”更为重要。“装电梯,很多前期工作都可以由社区、街道帮助解决,而电梯装好后的管理问题,比如安全问题、责任问题,目前还有空白,这也是我们在加装电梯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杨先生说。

杨先生的话赢得了居民们的赞同,居民们觉得,老小区加装电梯,今后在杭州肯定会越来越多,需要靠谱的第三方公司对电梯进行维管,相关部门也应该在政策方面进行细化,做到有法可依,万一出现事故可以依法追责。“当然,这需要大家共同探索。”一位居民说。

社区:居民的方便由我们“护航”

新民村和柳浪阁小区虽然分属劳动路社区和清波门社区,事实上,两个社区仅一街之隔。自从两个小区有了加装电梯,它们所在的社区都成了杭州乃至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的“样板”。

劳动路社区工作人员说,不仅是本地社区,安徽等地的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也来“取经”。不同的是,本地社区注重电梯的款式和建造位置等工程细节,而外地社区更多的是询问加装电梯的流程和政策。

7个月不到的时间,劳动路社区和清波门社区共建成加装电梯6台,还有10台左右的加装电梯即将建成使用。两个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提到,能在加装电梯工作上实现这样的效率,与小区居民需求迫切、居民素质整体较高、邻里关系和谐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上述因素也是实现加装电梯居民自治管理的基础。不过,自始至终,居民自治管理都离不开社区这个基层单位的“护航”,老小区加装电梯存在的普遍问题还是需要社区牵头解决。

比如,加装电梯总会遇到个别居民的反对。劳动路社区工作人员回忆,为了满足绝大多数居民加装电梯的需求,他们来回地跑,去了解持反对意见居民的困惑,满足这部分居民的心理要求,有时候七八个月才能谈下一户人家。

正是这种韧性的工作,让劳动路社区总结出了一套解决矛盾的办法,工作人员称之为“背靠背”和“面对面”:当某单元楼大部分居民同意加装电梯,社区就去找反对的居民了解情况,再将双方拉到一起进行磋商。随着矛盾在磋商中越来越小,社区再请来设计单位,和所有居民一起当面讨论工程细节。

清波门社区的做法则是全程指导居民制定《居民自管公约》,让居民对相关政策及法律规定有全面的认识。公约出台后,社区还为自管会配备了顾问,有什么新的政策动向,顾问都会及时告知自管会,居民有什么专业问题,也可以随时咨询顾问。“作为基层单位,我们当然希望辖区老小区居民都能用上方便的电梯。这条路,我们也会继续耐心地走下去。”工作人员说。(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

相关阅读:
市人大代表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孙艺珍再次否认与玄彬绯闻:真的只是朋友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