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印度大选最后阶段:高温下七轮投票终结束,莫迪连任路明朗

在印度多地接连刷新高温纪录之际,6月1日,印度迎来今年大选的最后一个投票日,8个邦级行政区的57个人民院(下院)席位归属将被确认。这是印度长达六周的大选投票进程中的第七阶段,注册选民超过1亿人,参与选区包括现任总理莫迪的所在的选区——北方邦的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大选计票将于6月4日开始,结果也将于当日公布。

据路透社6月1日报道,莫迪就最后一阶段选举投票发出呼吁,希望有更多的选民参加投票。“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民主更加充满活力、体现参与性。”

分析人士观察及民调数据显示,执政的印人党赢得人民院多数席位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莫迪也将随之开启第三个五年总理任期,追平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任期纪录。

对此,英国查塔姆研究所南亚与亚太项目高级研究员基蒂吉·巴杰帕伊分析说,莫迪因其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受到广大印度教徒选民支持,同时也因其执政下的强劲经济增长而受到欢迎。另一方面,印度在野党也已式微,在印度政治历史上曾占主导地位、2004年尚能与印人党相抗衡的国大党已大不如前,该党领袖拉胡尔·甘地也无力挑战莫迪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印人党在今年大选中赢得人民院多数席位将毫无悬念,但其获胜幅度却还未可知。根据印度宪法,如果印人党获得三分之二多数的席位,将有机会修改印度宪法。如果印人党未能突破现有约300个席位的成就,该党的执政将更多依赖“全国民主联盟”内的其他结盟政党,莫迪政府在印度教民族主义上的施政议程也将不得不放缓。6月1日晚些时候,新德里电视台(NDTV)援引两个出口民调报道称,预计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或赢得过半的超350个席位,不过报道也指,过去印度的出口民调表现并不稳定。

为了争取更多议席,印人党及其背后的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持续发力,并在竞选期间主打“教派牌”。知情人士早前向路透社及一些印度媒体透露,国民志愿服务团正走向台前,介入竞选活动。该组织历来精于选举造势,善于发动基数庞大的基层人员走街串巷登门拉票。而为了利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来吸引选票,包括莫迪在内的印人党候选人加大了针对少数教派的激进言论。

据路透社报道,莫迪在竞选前期重点突出自己过去10年执政的成就,不过很快,莫迪转而将宣传重点放在攻击国大党上,指责国大党偏袒少数教派穆斯林社群。竞选期间,莫迪多次在演讲中称穆斯林是“大家庭”的“渗透者”。据半岛电视台报道,4月21日,在西部拉贾斯坦邦的竞选集会上,莫迪宣称,如果国大党上台执政,将把国家财富分配给穆斯林。莫迪还指责国大党“以宗教为基础”开展政治活动,宣称国大党正密谋通过联合“某个群体”来反对他,从而实施“投票圣战”。

“我们最近所看到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煽动性)言论是由总理本人发表的……不再仅是由内政部长、首席部长或其他政党官员来提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南亚项目主任米兰·维什纳夫(MilanVaishnav)对美联社分析称。莫迪在竞选期间发表的这些激进言论在印度国内引发不小争议和穆斯林领袖的愤怒。印人党发言人随后表示,莫迪谈论的是无证移民。据CNN5月早些时候报道,印人党全国发言人贾维尔·谢吉尔(JaiveerShergill)表示,印人党并不对穆斯林有偏见,这一群体也从莫迪的领导中受益。

尽管执政者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见在该国国内颇有市场,但失业和通货膨胀亦是包括印度教徒在内的广大选民主要关心的议题。 “对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们来说,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们却在苦苦挣扎。”米兰·维什纳夫分析称。印度反对党希望能从高失业率、持续性的贫困问题和社会不平等入手,来撬动选票。

“印人党明白,要想在人民院获得多数席位——尤其是获得可以修改宪法的绝对多数席位——就必须巩固印度教徒的选票,并阻止反对派通过经济诉求取得进步。”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印度政治研究者伊尔凡·诺鲁丁(IrfanNooruddin)补充说,“(但)竞选过程中使用的反穆斯林言论将进一步损害印度在全球的声誉。在印度应该崛起的时候,这是不必要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民调显示,印度在世界上的正面形象有所下降,政府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立场也遭受批评。 

今年的印度大选投票于4月19日正式开启,持续六周共分七个阶段,于6月1日落下帷幕,全印度共有9.68亿合格选民可以参与投票。据《金融时报》报道,过去6个阶段的选举投票率为65.5%,较低于2019年的67.4%和2014年的66.4%。

责任编辑:陈建瑞SN243

相关阅读: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暴雨已致171人死亡 科威特埃米尔提名新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