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质询日诉讼人陈尸车内!波音接连出事遭重创,爆料人却神秘死亡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波音公司近期可谓风波不断,连遭重创。本月11日,总部位于智利的拉塔姆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87-9客机又经历了“空中急降”的高空惊魂时刻。这是近一周以来涉及波音公司飞机的第四起事故,此前美联航波音客机在5天内出现包括引擎起火、轮胎脱落、滑出跑道在内等3起事故。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曾爆料波音787“梦幻”客机氧气系统存在严重问题的前员工约翰·巴尼特,9日被发现死在自己的车中。这更是把波音公司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质询日诉讼人陈尸车内!波音接连出事遭重创,爆料人却神秘死亡

乘客“飞起来”撞上机舱顶

“在经历空中急降的拉塔姆航空的航班上,乘客从机舱内飞过,有人浑身是血,场面十分吓人。”《新西兰先驱报》12日报道称,当地时间11日,拉塔姆航空公司一架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往新西兰奥克兰的波音787-9客机出现技术问题,在飞行途中发生急降,“剧烈俯冲”几秒钟,导致乘客撞上机舱顶,造成至少50人受伤,另有机组人员受伤。

乘客布莱恩·乔卡特告诉《新西兰先驱报》,“空中急降”发生在航程约到2/3时,当时还有约1小时降落。布莱恩说,幸运的是,他系着安全带,而距离他两个座位远、没有系安全带的乘客“飞起来,撞上了机舱顶”。布莱恩在接受新西兰广播电台采访时称,机长后来承认,自己短暂失去了对飞机的控制,随后“忽然又好了”。

来自伦敦的丹尼尔表示,飞机先是剧烈俯冲了几秒钟,大约有30人被重重甩到机舱顶,乘客们都在尖叫,“很难分辨四周溅射的是红酒还是鲜血”。

拉塔姆航空公司11日对这一事件表示歉意,称“飞行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导致剧烈晃动”。新西兰交通事故调查委员会12日表示,该部门已经扣押了事发飞机的“黑匣子”,智利民航总局也将协助调查。

爆料人“自残致伤后死亡”

与此同时,BBC12日报道称,波音公司的前员工巴尼特于本月9日被发现在美国一家酒店停车场内身亡,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中。

据报道,巴尼特今年62岁,此前在波音公司工作32年。去世前,巴尼特因对波音公司的生产标准和安全问题提出担忧,被视为波音公司安全隐患的早期爆料人。

巴尼特称自己从2010年开始,在南卡罗来纳州北查尔斯顿的波音787“梦幻”客机生产厂担任质量经理。早在2019年,他就向媒体爆料,称787“梦幻”客机的氧气系统存在严重缺陷,可能导致多达1/4的氧气面罩无法在需要时正常工作。

巴尼特表示,在北查尔斯顿工厂工作不久后,他担心飞机的组装过程过于匆忙,导致安全性受到损害。在多重压力之下,工人甚至会从废料箱中取出不符合标准的零部件,安装到正在组装的飞机上,防止生产线出现延误情况。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波音公司当年否认了巴尼特的说法,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后续调查证实了他爆料的部分内容。

据BBC报道,退休后,巴尼特对波音公司展开长期法律诉讼。他指责波音公司因他向上级指出问题而诋毁他,但波音公司对此表示否认。

巴尼特上周发表了一份接受波音公司律师质询的证词,他本应于9日接受进一步询问,但他当天没有露面。有人到巴尼特住的酒店找他,却发现他已死在酒店停车场的车里。

按照BBC的说法,巴尼特是“自残致伤后死亡”。波音公司随后发表声明称:“我们对巴尼特先生的去世感到悲伤,我们与他的家人和朋友同在。”

“乘波音飞机安全吗?”

巴尼特去世之际,波音正因多个型号飞机发生安全事故受到外界关注和质疑。美国《华尔街日报》9日报道称,美国司法部已针对1月的“舱门脱落”事件对波音公司展开刑事调查。该媒体12日表示,波音公司的生产线混乱已是老问题,此前就出现过工作未按照程序完成、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美国交通部长布蒂吉格11日表示,面临多起政府调查的波音公司需要在安全和制造质量上作出“重大改变”。

对于最新的“空中急降”事件,智利“biobio”新闻网11日忧心忡忡地表示:“事态十分严重,甚至登上各大国际媒体的头条。”《新西兰先驱报》则以“乘坐波音飞机安全吗?”为题报道称,波音飞机本身的“技术问题”更可能是事故症结所在。

[环球时报驻新西兰特约记者王淼 环球时报记者张晓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甄翔陈葭]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米莱撤回涨薪法令后“甩锅”劳工部长,阿根廷前总统发文嘲讽 美媒:东盟三国领导人接连到访德国,寻求与欧洲国家加强经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