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佳寅]“这场胜利消弭了2024年欧锦赛东道主的部分阴霾。”美联社这样评价德国男足最近的胜利。12日,德国队友谊赛2∶1击败法国队,门将安德烈·特尔施特根说:“现在是球队最艰难的日子,我们证明自己可以通过胜利扭转局面,这场胜利给了我们信心。”特尔施特根口中的“艰难”不仅是指球队刚刚失去主教练,也是对德国足球环境的评价。“一次胜利和一出悲剧同时上演——德国国家篮球队赢得世界杯冠军,这一成绩足够轰动。但另一边,德国男足教练汉斯·弗利克在惨败给日本队后黯然离开。”德国《每日镜报》的评价代表了德国主流媒体的看法,引发舆论对于德国“两大球”不同命运的关注。
解雇弗利克的决定受到广泛欢迎,但德国足协宣布这一消息的时机激怒了许多人。美国“TA”网站称,德国体坛最近收获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战绩——德国男女足均未从世界杯小组赛中出线,德国田径运动员未能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上赢得奖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男篮的轰动性胜利让德国体坛获得喘息机会。不过,德国足协同时宣布弗利克下课,体育记者魏因赖希说:“对德国足协而言,这一操作是难以置信的耻辱,他们本该在男篮世界杯决赛前宣布,而不是在大家庆祝夺冠时分散注意力。”类似观点在德国舆论场中广泛传播。
作为2024年欧锦赛东道主,德国足球正承受巨大压力。德国“巴伐利亚足球工厂”网站称,在对阵法国队的比赛前,京多安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得知弗利克被解雇后,德国队陷入悲伤、沮丧和失望的复杂情绪中。弗利克总是专注、积极且精力充沛,不幸的是,德国队没能将这位主教练的优点转化成优势。从纸面实力上看,德国队拥有大量优秀人才,大多数球员在欧冠俱乐部踢球。但是球队始终没能解决好阵容问题——没有合适的右边前锋,后防线一直在调整。
不断调整和折腾成为弗利克下课的“导火索”。弗利克曾在拜仁慕尼黑取得成功,球队阵型非常稳固,每个位置上固定着最优秀的球员。弗利克努力和所有球员建立有效沟通,共同培养团结的球队文化,拜仁因此能够不断取得胜利。但自从接手德国男足后,弗利克的工作方式完全变了,他似乎总是在改变阵型、调整战术,尝试使用不同球员,把一切变得过于复杂,结果也非常糟糕。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铩羽而归后,德国《踢球者》称,德国足球的失败源自各个层面,从足协到主教练都需要承担责任。“德国之声”网站称,德国队没有真正的中锋,后防线用人又频繁变化,弗利克的执教被很多人诟病。记者乔纳森·哈丁甚至表示,德国队已经不再是精英球队。在他看来,德国队的失败需要主教练负责,但是德国足球的结构,尤其是青训问题更为致命。
德国足协对于青少年足球的改革曾引发激烈争论,为了激发小学生的踢球兴趣,德国足协在小学阶段引入新的相对积分标准,小球员不需要过于关注进球和胜利,更加强调个人发展。德国足协副主席兼多特蒙德俱乐部首席执行官汉斯·约阿希姆·瓦茨克对此表示明确反对:“如果没有在八九岁时尝试失败,你就永远不会找到获胜的力量。新的青训方式完全错误,但这些人还在讨论没有进球的比赛。”前德国国脚马蒂亚斯·萨默尔接受《南德意志报》采访时说:“德国足球已经放弃了传统的‘德国美德’,即球员身体强壮、在比赛中用出色表现争取胜利。”
与弗利克和德国男足相比,德国男篮及其加拿大籍主教练戈登·赫伯特成为新标杆。德国足球名宿马特乌斯说:“看看德国篮球队的团结,以及他们极富个性的主教练,赫伯特对球队的掌控力让我非常吃惊。”“德国之声”网站称,半决赛击败美国队,在决赛中战胜塞尔维亚队赢得冠军,德国男篮取得了曾经无法想象的伟大成就。
德国男篮上一次打进世界杯四强还要追溯到2002年,2005年赢得欧锦赛银牌后,德国男篮陷入低谷。前德国男篮球员费默林说:“以前德甲联赛的球队总是外援(为主),这样做的结果是失去两代德国球员。现在,俱乐部更加重视为年轻的本土球员提供机会,这是我们现在拥有一支优秀国家队的原因之一。”
有青训作为保障,德国男篮开始注重球队建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2021年,赫伯特走马上任,在他的带领下,德国男篮在2022年赢得欧锦赛铜牌。费默林表示,德国男篮成功的秘诀就是给予教练和球员信任,并让球队保持延续性。去年与赫伯特一起获得欧锦赛铜牌的球员中,有9人踏上今年世界杯的赛场。赫伯特认为:“没有承诺,你就无法实现目标,每个人总是谈论实现目标,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需要奉献和牺牲,所有球员都做出过这样的承诺。”
本届男篮世界杯,施罗德成为德国队当之无愧的领袖,他的作用类似于诺维茨基。如果施罗德状态不佳,德国男篮会如何应对?在对阵拉脱维亚的比赛中,施罗德手感冰凉,他赛后自认“这是自己最糟糕的一场比赛。”但瓦格纳兄弟、欧布斯特和蒂曼的挺身而出,帮助球队幸运过关。
费默林表示,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支国家队。基于后备人才的不断成长,费默林不再担心德国男篮会在未来出现明显下滑。而处于“主教练空窗期”的德国男足想要重回一线强队,效仿德国男篮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薄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