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解读中国工作室联合制播的“读懂中国”演讲精彩上线。节目中,演讲嘉宾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向海内外网友讲述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出的努力及其重要现实价值。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历史,凝结着灿烂文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让古老文化遗产更好地“活”在当下,走向未来,是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起跟随单霁翔感受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感知文化的力量。
漫漫申遗之路
“中国成为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演讲中,单霁翔从2004年在中国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讲起,介绍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无论大小,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对于拥有丰富遗产资源的文明古国来说,这项政策规定无疑加大了难度。但是我们积极与世界遗产领域机构负责人进行沟通,强调文化遗产对中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2004年到2019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河南殷墟、西湖文化景观、良渚古城遗址……在自身努力和跨国合作的共同作用下,迄今为止,中国已拥有56项世界遗产,一跃成为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质量重于数量
“每一项申报都带有抢救性质”
“但是在我们来看,最多不是最重要,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抢救保护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资源。”单霁翔指出,中国在抢救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十几年前,拥有5300年历史的良渚古城遗址也只是浙江普通农村的景观,环境整治使其焕然一新,文物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真正实现了“让良渚遗址像公园般的美丽”。
此外,五台山“深山藏古刹”的意境也在环境整治后呈现于世,新杭州城中“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文化景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有机结合。“一座历史性城市要保护老城、建设新城,两者才能相映成辉。”在今天,梁思成先生的主张得以实现。
正青春的故宫博物院
“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21世纪”
“我是2012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我知道这里是世界最大规模、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这里是全世界收藏中国文物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宝库,这里还是全世界观众来访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应该如何保护呢?”在演讲中,单霁翔主任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故宫博物院的治理与保护。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筒子河清污、申奥建设建筑控制地带等陆续进行,单霁翔就参与到了故宫博物院中轴线保护工作。后来,故宫博物院开展了环境整治、古建修缮等工作,建立了世界第一个为文物建立的医院——故宫文物医院。
“通过环境整治、古建修缮、文物修复,我们终于可以开放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区域。”至2019年,故宫博物院的开放面积已达到80%,观众高达1933万人次。故宫内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优秀展览,促使国内外的优秀文化在此交流互鉴。
演讲最后,单霁翔自豪地表示:“故宫博物院今天被保护、修缮得如此之壮美,如此有尊严,如此之健康,人们会感动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文明之光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值得骄傲的历史,每个民族也都应该拥有他们向往的未来。”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守护好人类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