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结束了他上任后的首次中东之行。
对于早已将中东排除在战略重点之外的拜登政府来说,这次相比很多前任都要姗姗来迟的任内中东首访,在外界看来纯属形势所迫。
在面对高通胀率和低支持率双重打击的背景下,尽管拜登高调宣称此访旨在开启美国与中东关系“新篇章”,但“找油”被认为是他最现实的目的。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另外,在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的当下,美国国内犹太金融财团的巨大影响力也让拜登不能不重新与久被冷落的以色列强化同盟关系,以示好国内犹太选民。
这两点考虑,串接起了拜登此访环环相扣的各项议题:
为了找油,需要修复严重降温的美国与沙特关系;为了安抚以色列,需要撮合沙以修好,并拿这两个中东最重要盟友的“共同敌人”伊朗说事,拼凑“中东版北约”,借此彰显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力”,为选情加些“外交分”。
算盘打得虽精,怎奈今天的中东已不是以往那个美国可以任意妄为的中东。拜登的中东首秀除了碰了一堆软钉子,几乎只剩下了象征意义。
美国《奥克兰新闻报》:近年来,中东地区一直相对平静。拜登此次访问不合时宜,不太可能促进地区稳定,反而更有可能再次挑起事端。
“美国越来越不可信”
从拜登此行的第一站以色列开始,舆论就普遍注意到,那些曾被拜登摒弃或搁置的特朗普式中东政策似乎又回来了。
此前,拜登一直刻意淡化前任特朗普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的《亚伯拉罕协议》。但这次,为了让以色列“真正融入中东”,拜登不惜改弦更张,费尽心思地想让海湾国家领头羊沙特也加入“以色列朋友圈”。
这被普遍认为是对阿拉伯国家的分化和对巴勒斯坦的背叛。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巴勒斯坦方面指责美国此举是“背后捅刀”。
虽然此访期间,拜登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了会谈并表示支持两国方案,但并未采取任何实际行动纠正特朗普政府的“偏以”政策。
巴各界普遍认为,美国已经失去了巴勒斯坦人民的信任,拜登访巴不过是政治做秀,没人指望他的访问能为停滞不前的巴以和平进程带来突破。
美国“观察”新闻网报道截图(题图为拜登与阿巴斯会谈后召开联合记者会)
英国“中东眼”新闻网评论称,所有迹象都表明,拜登将延续前任特朗普的政策和做法。但美国对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土地的持续支持,给美国在该地区带来了更多敌人而不是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访问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
英国“中东眼”新闻网:拜登明确表示,他此访的主要目标是支持以色列。
对于沙特,为了劝说其与以色列修好并增产石油,拜登此访有意收敛了此前对沙特在所谓人权问题上的指责,反而大赞沙特在中东问题上的领导作用。但这除了招来舆论群嘲,并没取得什么效果。
就像沙特政治分析家艾德·阿勒艾德所说,“中东版北约”更多只是拜登“想象中存在的共同体”。“沙特与以色列有互派使节的可能性,但两国真正加入同一个军事联盟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
艾德·阿勒艾德
而对于拜登的石油增产要求,沙特等海湾国家普遍反应冷淡,仅仅表示要到8月的“欧佩克+”例会上讨论相关议题。
路透社:拜登的“找油”之旅空手而归
“拜登将重复特朗普的失败”
不靠谱的并非只是把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硬捏到一起拼凑“中东版北约”,还有把伊朗树为它们的“共同敌人”。
事实上,拜登在伊朗问题上一直在“自己跟自己打架”:刚说“美国希望恢复与伊朗的核协议”没几天,在中东又对外放话要打造一个“孤立和遏制伊朗的地区安全同盟”。
路透社报道截图
事实上,在不少海湾阿拉伯国家看来,美国从中东战略收缩后,地区安全越来越成为地区国家自己的事情,而与伊朗对话才是解决之道。
在拜登中东行的最后一站——吉达“安全与发展”峰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亲王表示,本次峰会并未就“阿拉伯-以色列共同防御机制”进行讨论。
他还说,沙特对改善与伊朗关系持开放态度。
费萨尔·本·法尔汉亲王
而出席本次峰会的伊拉克总理穆斯塔法·卡迪米在动身前往沙特之前就明确表示,伊拉克以前没有、未来也不会加入任何地区军事联盟。
穆斯塔法·卡迪米
微软全国广播公司评论称,拜登竞选总统时曾承诺要与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决一死战”,但现在看来,“拜登步了特朗普的后尘,也将重复他的失败”。
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智库——昆西负责任治国研究所发文指出,拜登的伊朗政策已经彻底失败。
文章说,拜登本来有机会果断告别前任的失败做法,并表明华盛顿认真履行其国际承诺,但他却迟迟无所作为。相反,在他曾经谴责的特朗普式极限施压制裁下,伊朗民众又遭受了17个月(拜登上台至今的时间)的巨大痛苦。
文章继言,随着中期选举的快速临近,拜登很快就会付出外交崩溃的代价,并收获特朗普播下的冲突种子。
昆西负责任治国研究所官网截图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文批评说,拜登政府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特朗普失败的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这表明它未能克服美国中东政策中一个根本问题,即把中东国家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盟友和对手”。
文章警告,对于任期即将过半的拜登来说,在未来两年内纠正这一错误还为时不晚。如果继续错下去,“失败肯定比成功来得更快”。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