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作为今年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主办方,日本高调宣布撤回对俄罗斯的邀请

[环球网报道]以俄乌冲突为由,日本政府宣布在今年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中排除俄罗斯。

岸信夫7日宣布,已撤回对俄罗斯的邀请,日媒报道截图

岸信夫7日宣布,已撤回对俄罗斯的邀请,日媒报道截图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将主办2022年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及国际阅舰式,该国防卫大臣岸信夫7日在记者会上称,“虽然俄罗斯是该论坛成员国,但其‘入侵’乌克兰动摇国际秩序的根基”,已经撤回对俄罗斯的邀请。

报道称,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成立于198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除了日本和俄罗斯,成员国还包括美国、韩国、中国等30个国家。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在国际上排除俄罗斯。例如,关于今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美国等曾屡次向G20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施压,敦促不对俄罗斯发出邀请。不过,面对西方国家施压,印尼方面表示,已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成员国发出了邀请。

相关报道:

借俄乌冲突强行加戏,日本政客暴露了什么野心(新华网)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日本外交高度活跃,首相岸田文雄3月初访问印度和柬埔寨,4月29日至5月6日访问印度尼西亚、英国、意大利等欧亚多国。日本在紧随西方发起对俄制裁的同时利用各种双多边场合借题发挥,将乌克兰危机与亚太地区强行挂钩,密集炒作渲染“东西方对立”“中国威胁”等谬论。部分日本政客浑水摸鱼妄图推动日本重新成为“亚洲军政大国”的野心,值得各方警惕。

5月4日,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前右)在罗马迎接到访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左)。新华社发(阿尔贝托·林格利亚摄)

5月4日,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前右)在罗马迎接到访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左)。新华社发(阿尔贝托·林格利亚摄)

积极站队,寻求西方阵营认可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当时的日本安倍政府将维护日俄关系放在首位,采取了低调中立态度。8年后,岸田政府一改其道,在对俄乌冲突定性、对俄制裁等方面对西方亦步亦趋。这一转变,既是日本政坛日益消极的“新冷战”认知使然,也体现出日本彻底甩脱“二战战败国”帽子的强烈投机心态。

近年来,在中美博弈背景下,部分日本政客鼓吹东西方阵营全面脱钩、对峙的“新冷战”不可避免,日本应成为西方阵营在亚洲的“急先锋”或“桥头堡”,与西方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日本将俄乌冲突定性为“侵略”,称其“可能演化为二战以来世界和日本最大的危机”,有意通过对俄强力制裁施压来标榜日本对西方阵营贡献,换取美欧对日本“大国身份”的认可。

一方面,日本借机力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为“入常”搭桥铺路。岸田文雄声称,俄罗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却“公然严重违背联合国宪章”,而其拥有的“一票否决权”导致联合国与国际社会无法有效约束其“发起战争”,这说明“旧的联合国秩序已不能满足当前要求,应该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框架”。

另一方面,日本有意利用美欧无暇东顾之际,推动西方阵营将其确立为亚太地区的“代言人”,以拓展地区影响力,围堵遏制中国。为此,日本一边在欧洲耍弄“偷梁换柱”伎俩,大肆炒作台海风险,通过“绑定中俄”兜售“危机叙事”,妄图将台湾问题“乌克兰化”,一边积极游说拉拢印度、东南亚、中亚及大洋洲国家,劝说其“选边站队”追随西方立场,甚至不惜砸下大笔援助。

3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人们观看屏幕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七国集团峰会合影仪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3月24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人们观看屏幕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七国集团峰会合影仪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以外促内,推动扩军修宪

日本借题发挥的另一动因,在于进一步突破和平宪法对日本使用与发展军事力量的约束,继续向成为“能战、愿战”的军事大国目标迈进。

首先是拓展军事安全领域的活动范围。3月初,日本政府以“乌克兰应对国际秩序面临的威胁等同于维护日本安全”为由,突破“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向乌克兰军队提供军事物资支援。自民党利用俄乌冲突给日本国民带来的恐慌心理,力推旨在架空“专守防卫”原则的若干议题,如发展能够先发制人的“反击能力”、将军费占GDP比重增至2%。以安倍为代表的部分右翼政客甚至提出要修改“无核三原则”以仿效北约模式同美国展开“核共享”,或在日本境内引入陆基中程导弹等,其“再军备化”的躁动心态昭然若揭。

其次,紧锣密鼓推进修宪。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为此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修改这一条款、实现所谓“国家正常化”是自民党多年以来的夙愿。俄乌冲突大大助力了自民党在修宪问题上的舆论造势。今年3月,岸田文雄将修宪列为自民党在今夏参议院选举中所用选举纲领的重点项目,表示力求“尽早实现”。5月初《朝日新闻》的舆论调查显示,支持修宪的民众比例达到56%,创下历史新高,主张修改“专守防卫”原则的民众也超过半数。

此外,岸田文雄亦有意借俄乌危机树立个人政治形象,为未来长期执政奠定基础。

“大国梦”终将被现实击破

俄乌冲突使日本看到了提升国际地位、摇身变为“国际秩序守护者”的所谓机遇,但在现实面前,这一迷梦注定不堪一击。

一是日本误判了西方阵营的团结程度与自身的地位。3月底,欧盟通过“战略指南针”行动计划建立独立的快速反应部队,表明欧洲追求“战略自主”的努力从未停止,所谓“美日欧对阵中俄”的“新冷战”纯属日本一厢情愿。而日本对美国的亦步亦趋,所换来的也仅仅是美国的“口头鼓励”。上世纪末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打压殷鉴未远,在实际利益面前,日本不过是美国的一枚用之即弃的棋子。

二是日本误判了自身在亚洲国家中的影响力。大多数亚洲国家首要关心的是本国和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既无意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队,也无意向美国提出的大国竞争版“印太战略”靠拢,更没有兴趣接受日本作为代表西方阵营的“领导”。前有从未彻底反思的侵略历史,后有不顾邻国安危的核废水排放,即便日本引入域外势力“撑腰”,也并不能使其成为“负责任的邻居”,只能使之在挑唆地区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是日本误判了本国在“阵营对立”中的承受力。姑且不论地缘上的脆弱性,日本作为市场和原材料都高度依赖海外的外向型经济体,更大规模“脱钩”将使本国企业与工薪族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俄乌冲突冲击下,日本能源价格飙涨,带动整体通货膨胀达到三十年来最高水平,已有十余家电力公司破产。日本经济已然在少子高龄化、政府债务高企等多重压力下步履维艰,此时强行扩充军费不啻雪上加霜。日本部分政客沉醉于渲染“新冷战”实现“大国化”的美梦,但对于普通日本百姓而言,那将只会是一场噩梦。(作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文竹)

更多报道:

东盟、G20和APEC峰会主办国发联合声明,日媒解读:表态会邀请俄罗斯(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5月4日,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三国外交部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今年下半年三国将相继主办三场重要会议,分别是:11月11日-13日东盟峰会、11月15日-16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11月18日-19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联合声明强调三个主办国将为“所有成员国/经济体”提供机会,与所有伙伴及利益相关方合作。日本广播协会(NHK)对此解读称,这意味印尼及泰国顶住了部分成员国的压力,表态将邀请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成员国与会。

泰国外交部网站截图

泰国外交部网站截图

据泰国外交部网站4日发布的联合声明原文,三国外交部强调东盟、G20和APEC三场重要会议的共同点是:为所有成员国/经济体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共同推进全球和地区议程而努力,为各国人民带来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联合声明简单介绍了这三场会议。东盟峰会以“共同应对挑战”为主题,以强烈的团结意识保持东盟共同体的活力;G20峰会以“携手复苏,强劲复苏”为主题,旨在推动成员国实现强劲、包容的经济复苏;APEC会议的主题是“开放、连接、平衡”,主办国泰国呼吁恢复旅游业,采取措施帮助亚太地区从新冠疫情中复苏。

联合声明最后承诺,作为上述重要会议的轮值主席国,将携手所有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为实现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共同努力。

日本广播协会(NHK)4日报道了这则新闻并解读称,由于俄罗斯是二十国集团组织及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这则联合声明意味着印尼和泰国两个主办国正式表态将邀请俄罗斯参加G20峰会及APEC会议。

报道指出,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部分G20组织成员国曾提出“不希望”或禁止俄罗斯参加峰会,这让轮值主席国印尼左右为难。如今,三国发表共同声明,表明它们试图对抗那些向其施压的成员国,并呼吁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

早前,为进一步在俄乌冲突中孤立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向印尼施压,要求将俄罗斯排除在今年的G20峰会之外。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曾于3月24日呼吁将俄罗斯从G20除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同日要求禁止俄罗斯参加G20峰会。不过,印尼方面始终拒绝“踢出俄罗斯”。

此后,西方国家又施压印尼邀请并非G20成员国的乌克兰参会。

据印尼总统府4月29日消息,印尼总统佐科当天表示,他已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11月在印尼举行的G20峰会,俄总统普京也将出席。谈及为何邀请泽连斯基,佐科表示,G20峰会关注全球经济复苏,而俄乌冲突是经济复苏的一大影响因素。

当地时间4月29日,佐科·维多多在西哇爪茂物宫发表讲话图源:印尼安塔拉通讯社

当地时间4月29日,佐科·维多多在西哇爪茂物宫发表讲话图源:印尼安塔拉通讯社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俄外长:若西方继续对乌提供远程打击武器,俄将“清除威胁” 俄大使称俄官员在美遭信息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