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接种新冠疫苗(资料图)(资料图)
海外网6月2日电据美国福克斯新闻1日报道,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 4月12日至4月25日收集的数据,76%的公立学校报告称,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寻求心理服务的学生数量增加,工作人员对学生抑郁、焦虑和心理创伤的担忧也有所增加。
报道指出,根据对美国830所公立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调查,只有56%的公立学校准备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海外网李芳)
相关报道
防疫启示录: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健康危机(澎湃新闻)
持续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带来人员伤亡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3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期间增加了各地民众的精神压力。在大流行的第一年2020年,全球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大幅增加了25%,其中年轻人受到的影响尤其大。此外,女性受到的影响比男性更严重,患有基础病的人们更有可能出现精神健康问题。
可以解释心理健康危机在全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场大流行导致的社会隔离状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由此使人们在工作、寻求亲人支持以及参与社区活动方面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此外,孤独,对自己和亲人感染、痛苦及死亡的恐惧以及经济上的担忧也是导致焦虑和抑郁的压力源头。
世卫组织称,尽管90%的国家已将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纳入了其新冠应对计划,但不同国家间仍然存在重大差距和需要关切之处。世卫总干事谭德塞说:“我们现在掌握的关于新冠对世界精神卫生的影响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但这给所有国家敲响了警钟,必须对精神卫生领域给予更多关注,更好地支持本国人民的精神健康”。
疫情下心理危机加剧
这是一项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看不见”的挑战。
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新冠疫情暴发两年多来,世界各国在民众精神卫生问题发生比率增加的同时,精神卫生服务却遭到严重干扰,使最有需要的人得不到需要的护理和支持,留下了巨大缺口。
在新冠大流行的大部分时间里,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务在所有基本卫生服务中受干扰最为严重。许多国家还报告说,一些可挽救生命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预防自杀等,受到了严重干扰。
在全世界对自杀事件有着最详细统计和记录的国家之一日本,2020年的自杀人数在连续10年下降后首次出现上升。日本厚生劳动省指出,这可能是因为新冠疫情扩大导致许多人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以及因担心今后工作无着落等心理负担加重的缘故。
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2020年日本的自杀率11年来首次上升,最令人惊讶的是,虽然男性自杀人数略有下降,但女性自杀率却猛增近15%。
疫情发生以来,木村花、三浦春马、竹内结子等日本演艺界人士的自杀,给日本社会更增添了一层悲伤的阴云,而这或多或少都与新冠疫情有着关联。
资深脑神经外科医生、日本芳缘在宅诊疗所负责人贾雯婷医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她接触到的日本人中,民众的心理压力来源包括对疫苗的担忧、得了新冠之后的不安、被隔离不能工作、失去经济收入以及担心家人会受到影响等方面。
“许多在家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心理本来就比较脆弱,加上日本的医院在疫情期间并不积极接受急诊患者,也不太愿意提供服务,因此他们的情况值得关注。”贾雯婷说。
日本并非特例,新加坡卫生部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第一年,8.7%的受访新加坡人符合临床抑郁症的标准,9.4%的人符合焦虑症的标准,9.3%符合轻度至重度压力的标准。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家庭成员或朋友感染新冠的风险、经济损失和失业。
这些问题在大流行第二年继续加剧。2021年德尔塔毒株疫情期间,13%新加坡人出现了抑郁与焦虑症状。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心理学专家贾法尔(Tazeen H。 Jafar)向澎湃新闻指出,青少年和年轻女性出现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最高。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英国有焦虑问题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并且在整个疫情期间一直保持高位,直到2021年7月完全解除新冠限制才开始缓解。据《卫报》今年5月22日的报道,英国卫生部披露,青少年儿童的情况最为堪忧,疫情期间,每月有42万英国儿童因心理健康问题接受治疗。
在疫情发生前,美国卫生部门2019年的统计就显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13%的青少年报告患有重度抑郁症,比2007年增加了60%。在此期间,儿童和青少年因焦虑、情绪障碍和自残而到急诊室就诊的次数也急剧增加。
而新冠大流行导致的社会隔离加剧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的下降,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于2021年1月至6月开展的青少年行为和经历调查显示,37%的公立和私立高中学生报告说,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或所有时间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香港理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也发现,逾12%受访者在2021年的第四波疫情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好消息是,到2021年底,全球范围内的精神卫生状况有所改善,但目前仍有太多人无法获得针对原有和新发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必要护理和支持。由于无法获得面对面的护理,许多人在网上寻求支持,这表明迫切需要外界提供可靠、有效且易于访问的网络工具以维持精神卫生。然而,在资源有限的国家和环境中,如何帮助有心理危机的人们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
谁是“最脆弱”群体?
在这场危机中,青少年儿童、妇女、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是心理健康问题风险最高的人群。
近年来,全球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患病率、严重性和复杂性都有所增加。新冠病毒引起的孤独感、上网时间增加、日常生活中断和家庭压力增加,都增加了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程度和范围。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许多高中生称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遇到了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的“不良心理状况”包括压力、焦虑和抑郁,31%的高中生表示在调查前 30天内大部分时间或所有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很差。此外,44%的人表示,在过去的 12个月中,他们至少连续两周几乎每天都感到悲伤或绝望,以至于他们停止了一些日常活动。
英国卫生部在大流行期间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大流行直接影响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对于疫情的封控措施,儿童和年轻人可能更加难以忍受,这也使得他们的父母或照顾者面临更大的压力,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以及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更有可能对儿童带来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被隔离儿童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增加,他们感到痛苦、担忧和焦虑的程度增加。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增加的孤独感和对上学和未来的担忧。
英国卫生部的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来,该国每月有42万儿童因心理健康问题接受治疗——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这也引发各界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前所未有的关注。有专家警告称,他们担心这些数字可能只是需要护理的真实人数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儿童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
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研究)麦蒂丽·苏巴玛宁(Mythily Subramaniam)告诉澎湃新闻,他们的研究发现,大流行期间年轻人(18岁至34岁)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些问题与抑郁症、焦虑症和压力有关。他们还发现,与体重指数正常的人相比,肥胖人群更有可能产生抑郁症和焦虑症。
苏巴玛宁表示,许多因素可能会导致精神问题。这些因素包括没有实现计划中的重要目标,如进入学校或毕业,某些工作完全转入线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年轻人群体能更敏锐地感知到这些变化,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面临的最严重的创伤性事件,而年长者则因为有着较丰富的人生阅历而在遭遇困难时有更多的力量可以汲取。
“在全球范围内,学校在疫情封锁期间改用居家学习方式。这可能打断了孩子们的学术计划,有些人可能不适应。由于担心被感染,儿童无法与他们的同伴们接触和玩耍,这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在疫情期间,儿童接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也大大增加,与电子游戏有关的问题也在增加。由于久坐不动,许多儿童的体重增加了。所有这些都可能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苏巴玛宁说。
不过,苏巴玛宁也表示,儿童的恢复适应能力是较强的,若有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网络的支持,他们可以快速恢复过来。因此,通过以学校为基础的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监测机制是很重要的。“一旦取消疫情限制,我们应该继续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和朋友们一起玩,家长们也应该确保儿童们重新享受体育和其他户外活动的乐趣。”她说。
在日本,新冠疫情期间,在职业女性自杀人数增加的同时,儿童和学生的自杀人数也创下历史新高。根据日本政府统计自杀情况的年度白皮书,疫情导致的妇女和儿童周围环境的变化,例如就业环境恶化和停课,可能使得自杀人数增加。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受到负面的影响,贾雯婷医生向澎湃新闻指出,以往在职场受到劳务纠纷和人际关系压力的职场人士和在校园受到霸凌的儿童,反而会因为在家工作和学习得到一些“拯救”。
家中有三个孩子,疫情期间和丈夫都居家办公的日本人木皿爱告诉澎湃新闻:“日本公司的工作有时候压力的确有些大,在家办公的话反而较好,但关键是家里的关系好不好,好的话疫情期间心理就比较健康,不好的话家里人心理状况都不会好。”
此外,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群体也是值得关注的人群。香港理工大学医疗及社会科学院研究助理教授曹原参与了对香港第四波疫情后本地人群心理状况的研究,她告诉澎湃新闻,年长者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他们很多人有负面情绪,大部分都表示一些担忧,担心感染后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甚至死亡。因此,恐惧心理还是很普遍的。”曹原说。
恐惧以外,很多老人还对疫苗有担忧,他们担心接种疫苗是否会产生副作用,假使这真的出现,谁来照顾他们?尤其是那些独居的长者。因为长者作为新冠的高风险群体,许多家人不让长者外出,在保持社交距离措施之下许多场所长时间关闭,长者与家人朋友见面次数减少,大部份人感到担心、无助、忧郁。
如何应对心理挑战?
如何在疫情期间或疫情后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或他人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苏巴玛宁告诉澎湃新闻,对于那些因疫情管控仍被限制在家中的人们,她的建议是,尽量保持正常规律的生活方式,每天早上起床后努力去按照没有被封控时的时间表来生活。
尽可能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必须的,与网络小组或线上的朋友一起做运动,既可以消除压力,也是一种让身体保持健康的方式。“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社会支持有助于减少心理困扰的风险,通过网络与你的朋友保持联系,安排Zoom游戏和Zoom聚会。若操作得当,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享受这些在线的互动。”她说。
苏巴玛宁指出,“尽管有许多挑战,但我们也要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花一些时间去做任何使我们快乐的事情,如自己的爱好或学习新技能,都是有帮助的。”
如今,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逐渐走出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虽然大多数人已经向前迈进,并享受疫情前与朋友和家人恢复接触的生活,但有些人可能仍在挣扎中。这可能是由于在疫情期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经济或其他损失,甚至是对下一波疫情的恐惧。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的后遗症任需要重视。”她说。
香港理工大学在第四波疫情期间的一项调查发现,约12.4%受访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这项研究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曹原告诉澎湃新闻,其中大部分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受访者存在失业或没有个人收入、教育程度较低等情况。
如何辨识出疫情心理创伤带来的PTSD症状?曹原向澎湃新闻指出,简单来说它分为三类症状:第一类是所谓的侵入型记忆,就是在做正常事情时突然就想起一些疫情中的回忆;
更普遍的第二类情况是过度兴奋或者烦躁,情绪甚至性格上出现一种转变;第三类就是回避行为,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很不真实”的感觉——例如到底有没有过疫情?这一切是不是真实的?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你有一点烦躁就一定是有心理疾病了,而是要有足够多的症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或者说有明显的变化,那就需要警惕了。倘若说一个人的情绪、行为,一些社交习惯有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些影响的话,那就应该及时就医。”曹原说。
曹原表示,最重要的建议还是要注意留意自己和身边人的情况,和以前是不是有很大不同,这是最简单的检测方式。
“不过,其实我们也想告诉公众,不用过于担忧,短期内若有一些不适应是很正常的,比如突然回到公司,忘记自己的电脑密码了,这些我们觉得都是很正常的反应,也不用过于担忧。”她说,“一般而言这一过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是比较正常的,但倘若不适应持续一个月以上,就可能需要看医生了。”
贾雯婷告诉澎湃新闻,在日本,她会建议遇到心理问题的人士与社区保健所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寻求帮助,“我会提醒大家,要看一些积极的东西,不要去过度关注疫情,不要满脑子一直想,那就会夸大了一些事情,一个点就会变成一个面。真的觉得有问题要及时寻找专业帮助,抒发情绪。”
“最终,大多数人都渐渐接受了新冠,适应了新冠病毒下的生活状态,也就不再害怕和恐慌了。”她说。
微博更多报道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