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人终于回归正常了,一种最恐怖的正常!
来源:牛弹琴
(一)
感觉美国人终于回归正常了,但却是一种最恐怖的正常。
一大早看到这个视频,真是看得人五味杂陈。
美国密歇根州一中学前几天发生枪击案,一名15岁的学生开枪扫射,四名学生身亡。人们昨天聚集哀悼逝者,现场有人晕倒,人们以为又发生了枪击案,吓得四散奔跑……
哪怕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场有持枪警察在巡逻,人们仍旧是惊弓之鸟。
美国人是真的怕了。
怕枪支的泛滥,怕半大的孩子拿起枪就乱干。
可怜,在最新这起校园枪击案中,15岁孩子的枪,是父母送给他的礼物;但四名正青春的孩子,生命就此黯然中止。
一个14岁,一个16岁,两个17岁。
将心比心,他们的父母将是如何的悲伤和绝望。
看到拜登也发表声明,说,“我的心与那些失去亲人,承受着难以想象悲痛的家庭同在。”
但拜登也似乎毫无办法。
记得上台两个月后,面对国内接二连三的枪击案和死亡,白宫不断降半旗志哀,拜登很感慨地说:枪支暴力在这个国家成了一种流行病,这让美国在国际上很难堪。
拜登很难堪,美国这么乱,还怎么指导世界?
按照美国的定义,所谓“大规模枪击案”,是指枪手至少打死或打伤四人,不包括他自己在内。
即便如此。按照CNN的统计,2019年美国就发生了 417起大规模枪击事件。
今年,发生了多少呢?
641起!
看到有专家就感叹:美国是过去 20年每年都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唯一发达国家,定期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也是美国独有的现象。
请注意,唯一,独有!
感觉现在的美国人有两大怕。一怕疫情,但疫情是温水煮青蛙,哪怕死亡超过70万,美国人似乎见惯不惯了,口罩不戴就是不戴;但枪击案却是鲜血淋漓,瞬间生离死别,那真是触目惊心的悲剧啊。
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枪声在提醒美国人,虽然疫情还在蔓延,美国人可能“回归正常生活了”。
为什么美国枪击案这么多?
答案很简单,枪太多。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数据,平均100个美国人,拥有120.5支枪,世界第一,世界第二的是也门,战乱之国,但人均持枪也只有美国的一半。而在过去的2020年,美国人购买了近2300万支枪,又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拜登除了祈祷外,也毫无办法。
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枪不是中国制造的。
(二)
但中国人也跟着倒霉。
不久前,一位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遭枪击身亡。这是今年以来第三名被杀的芝加哥大学学生。在他的葬礼上,孩子妈妈哽咽说:“妈妈生平第一次出国,不是去参加你的毕业典礼,而是参加你的葬礼。”
看得让人潸然泪下。
记得前年8月,《时代》周刊曾发表了一个特别封面,密密麻麻的枪击案发生地。有心人数了一下,总共有253个。
封面中间,是一行很小的红字:一年来发生在美国的枪击暴力。
中间是黑色的英文单词:ENOUGH(够了)
一种绝望感觉扑面而来。
但别忘了,这个地点数,今年已经有641个。
以前很多人常说,3亿美国人,3亿条枪,每年打死3万人。但看了一些新数据,这种说法不对,应该是:3亿美国人,近4亿条枪,每年打死4万人。
美国是个大国,有一点刑事案很正常。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美国总要发生一起类似的屠杀,而且规模越来越大。震惊、哀痛之后,则是美国人的无奈和麻木。这似乎成了一种宿命,无法改变!
为什么在美国,禁枪始终禁不了?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支持美国人拥有枪支。尽管美国人都知道,这样的宪法,早就该修改。但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国会里更有强烈支持拥枪的议员,改革根本推行不下去。
更别忘了,美国步枪协会的脚下都有谁?
所以,美国陷入了一种死循环。
大规模枪击案→思考和祈祷→社交媒体大辩论→人们遗忘→国会无动于衷→岁月静好→新的大规模枪击案……
记得在疫情之前,纽约就发生过类似昨天密歇根州的一幕:一辆耍酷的摩托车轰油门,不知怎么,就被周边人听成了枪响声,于是,几个街区的人们,都拼了老命四处逃窜,最后,纽约大街上,到处是丢掉的鞋子……
看看图片,你可以知道当时美国人的恐惧和绝望。
现在,美国疫情仍然很严重,但枪击案却恢复了正常,跑丢鞋的场景,也开始不断发生……
但美国就是美国,还在指点世界,还要搞所谓民主峰会。但孩子们的生命权都保护不了,人权在哪里?民主又在哪里?
中国有句古话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这话未必都对。美国肯定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很多很多地方,但过去这两年,一个又一个的事例,告诉我们,现在的美国,也有太多太多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更让人看到的是一个帝国蹒跚的背影。
一个国家强大崛起之时,往往各方面生机勃勃,政策自信开明,纠错能力也强;但当一个国家越来越不自信,问题无力解决,各种甩锅抹黑,那可能距离衰落真不远了。
但甩锅能解决问题吗?
眼睁睁地看着更多的悲剧发生。
写到这儿,看到有朋友传来的一张图片,一位美国女孩在悼念现场哭泣,她手里的纸牌上写着:
如果我在校园枪击案中死去,请把我的尸体放在国会的台阶上……
唉,美国啊美国!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唉
美国的美丽风景线
我们还是默默地看看吧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