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拜登欧洲之行前夕,民调显示:美国在法德的形象没有提前出现“拜登反弹”

原标题:拜登欧洲之行前夕,民调显示,美国在法德的形象没有提前出现“拜登反弹”

9日,美国总统拜登将从华盛顿启程,开始任内首次欧洲之旅。在前任总统特朗普破坏跨大西洋关系、退出国际协议、对北约发出尖锐批评后,如何修复美欧关系成为拜登的一大挑战。

不过,一项新出炉的民调可能预示任务艰巨。这项由美欧两家智库共同完成的民调显示,美国在法德的形象没有提前出现“拜登反弹”。

“拜登效应”并未发生

德国智库贝塔斯曼基金会、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7日联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德、法受访者对美国国际影响力的看法没有因美国政府更迭而改善。

两家智库3月29日至4月13日对11个北美和欧洲国家展开线上民调,每个国家有1000名成年人参与。

结果显示,相比新冠疫情暴发前,认为“美国是最具影响力大国”的德国、法国受访者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政府应对本国疫情不力。疫情暴发前,认可美国影响力的民调数据比现在高出约10个百分点。

结果还显示,拜登就职以来,“德国、法国受访者对美国国际影响力的看法没有改变”——两国分别有55%和56%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最具影响力大国”,去年这一比例分别为54%和55%。

此外,只有51%的德国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不过在法国这一比例上升至60%,在英国是67%,在波兰是76%。而在土耳其受访者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信任美国。

《新闻周刊》写道,这项民调反映的结果与美国民众的认知大相径庭。最近几项针对美国受访者的民调显示,他们认为拜登在过去四个月任期内已经改善了美国在盟友中的形象。然而在欧洲受访者心目中,拜登并未创造任何“反弹”。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巴黎办事处副主任马丁·昆塞斯表示,民调结果表明“拜登效应并未发生”,并且“美国影响力的衰落,在今天仍然与特朗普执政时相同”。

不是“无条件的爱”

拜登在5日发表于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说,欧洲之行目的是实现美国对盟友及伙伴新的承诺。不过西方媒体置评,欧洲人仍在小心谨慎地观望,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拜登的“口头支票”完全买账。

《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称,迄今,特朗普贸易战的一些负面因素并没有因拜登上台而消退,拜登政府也依然维持对欧盟公民赴美的限制。而拜登尚未任命驻北约或驻布鲁塞尔的大使,令人质疑华盛顿是否“不上心”。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主任杰里米·夏皮罗指出,拜登政府的早期行动表明,它认为欧洲永远不会在新的地缘政治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贾娜·普格利林认为,一个乐观的看法是,拜登要对欧洲开启一段新关系,但他也希望看到欧洲给予切实回报。“这不是无条件的爱,而是有好处的朋友。”

“拜登的一切政策,都已经谨慎地贴上价签——这是欧洲人知道的。他们不清楚的是,拜登的承诺,例如‘为了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有何不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副主席托马斯·克莱恩-布罗克霍夫说。

《纽约时报》称,虽然拜登“拥抱欧洲”,但北约和欧盟都有顾虑——上一届美国政府给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留下惨痛经历,伤疤不会很快愈合。“不要低估特朗普时代对欧盟的冲击。”卡内基欧洲中心主任罗莎·巴尔弗指出,“特朗普回归的阴影犹存,欧盟将再次被冷落。所以欧盟在接受美国的要求时会更加谨慎。”

该报指出,尽管欧洲人很欣赏拜登的坚定和深情的誓言,但他们刚刚目睹了美国75年的外交政策是如何随着总统更迭而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更何况,眼下美欧在一些全球议题上主张并不一致,也会给双方走近带来挑战。

印度海军一军官被指在军舰性侵女子,承诺结婚却反悔,还骗走大量钱财 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向上修正至萎缩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