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巴以暂熄战火,冲突为何七十余年久拖不决?

原标题:巴以暂熄战火,冲突为何七十余年久拖不决?

巴以暂熄战火,冲突为何七十余年久拖不决?

巴以冲突发展到今日,彼此之间的伤害陈陈相因,已很难决然分出对与错。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是巴勒斯坦的主人,让谁离开都不可能;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双方自然各不相让;以色列打死了很多巴勒斯坦人,但哈马斯的自杀式袭击也造成了大量以色列人的伤亡。

此次冲突,支持以色列的人谴责巴勒斯坦内部的腐败,指责哈马斯是恐怖主义组织;同情巴勒斯坦的人则强调以色列滥杀无辜的野蛮行径,渲染巴人的惨状。人们在立场上的各取所需,恰恰说明了巴以问题的复杂性。

文/特约撰稿赵灵敏

最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再次爆发激烈冲突。此次冲突至今已酿成双方共244人丧生。据路透社报道,以色列安全内阁5月20日已同意与控制加沙走廊(Gaza)的巴勒斯坦人组织哈玛斯(Hamas)停火,并于21日凌晨2点开始生效。巴以之间的此次冲突,起因是以下几件事。

4月13日晚上,一队以色列警察进入了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切断了向信徒们广播祈祷的扬声器的电缆。当时,以色列总统里夫林正在清真寺下面的犹太圣地西墙发表演讲,以官员担心穆斯林的祈祷声会淹没演讲声。

4月21日,极右犹太团体拉哈瓦(Lehava)的几百名成员在耶路撒冷中部游行,高喊“阿拉伯人去死”,并袭击巴勒斯坦行人。

5月初,以色列法院裁定,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社区的巴勒斯坦家庭必须离开自己的家园,还把最终判决的时间挑衅性地定在了犹太人庆祝耶路撒冷统一的“耶路撒冷日”(Jerusalem Day)。

5月7日和10日清晨,以色列警察两次袭击了阿克萨清真寺,与扔石块的巴勒斯坦抗议者发生了冲突。

5月10日下午6点后不久,哈马斯开始从加沙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冲突正式开始。

▲5月10日,巴勒斯坦民众和以色列安全人员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发生冲突图/人民视觉

▲5月10日,巴勒斯坦民众和以色列安全人员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发生冲突图/人民视觉

如果从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算起,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七十多年,中间爆发了5次正式战争和数不清的流血冲突事件,本次冲突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了?那么,为什么这场冲突会久拖不决?犹太人跟阿拉伯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本次冲突的发生又有什么样的背景呢?

共同祖先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属于古代闪米特人的后代,都有一个共同的远祖——亚伯拉罕,只不过阿拉伯人管亚伯拉罕叫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生的以撒是犹太人的祖先,和妾夏甲生的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今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之间的关系。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也都能够找到自己世代居住在巴勒斯坦的证据。

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人就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王国,并兴建了第一圣殿,第三代国王所罗门王死后,王国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即北部的以色列国和南部的犹大国。

公元前722年,北部的以色列被亚述帝国所灭;公元前586年,南部的犹大国为巴比伦帝国所灭,古代以色列人至此彻底亡国,大量人口被掳往巴比伦为奴,史称“巴比伦之囚”。

波斯帝国在取代巴比伦成为新的统治者之后,将犹太人放归家园,他们在耶路撒冷重建了第二圣殿。在此之后,犹太人又先后经历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统治。

到了公元2世纪,犹太人发动反对罗马人的“科赫巴起义”。起义失败之后,罗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自此犹太人开始散居世界各地,进入了“大流散”时期。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在击败罗马帝国之后,阿拉伯帝国接管了巴勒斯坦,在当年的犹太圣殿遗址上修建了阿克萨清真寺和金顶清真寺,耶路撒冷也成为伊斯兰教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大圣地。此后阿拉伯人不断进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居民同化,逐步形成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阿拉伯帝国先后经历了伍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在阿巴斯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力达到顶峰,影响远及今天的西班牙。1258年,阿巴斯王朝被蒙古大军所灭,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木被杀,他的一个叔叔逃到埃及,担任马穆鲁克王朝名义上的统治者。

1517年1月,新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征服了马穆鲁克王朝。在此后四百多年,巴勒斯坦虽然隶属奥斯曼帝国统治,但阿拉伯人一直作为主体民族居住在此。所以从公元7世纪算起,阿拉伯人定居巴勒斯坦的时间超过了一千多年。

大国博弈牺牲品

到了19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陷入了财政危机,于是允许外国人在境内购买土地居住,一些来自欧洲的犹太富商,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出资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零星移居了一些犹太人。

与此同时,欧洲兴起了民族复兴运动,激发起了一些弱小民族自决的愿望,犹太人也不例外。犹太裔奥地利记者西奥多·赫茨尔提出“犹太复国主义”理论。1897年,第一届犹太复国者大会在瑞士召开,明确提出要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家园。

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被英国所利用。当时,英国在与法国争夺中东,加上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希望得到犹太人在财政和舆论上的支持。1917年11月,英国政府以外交大臣贝尔福为名,发表《贝尔福宣言》,正式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

当时欧洲盛行“欧洲中心主义”理论,欧洲人自诩是先进文明的代表,其他民族都是落后文明,所以从犹太复国运动到英国政府,都丝毫没有考虑或者征求居住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的意见。

▲5月19日,加沙地带,两个小女孩坐在一枚空袭中未引爆的火箭弹上图/澎湃影像

▲5月19日,加沙地带,两个小女孩坐在一枚空袭中未引爆的火箭弹上图/澎湃影像

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崩溃,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便支持和怂恿更多的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激起全世界对犹太人的同情。

1947年11月,美苏支持联合国通过了“巴以分治”的决议,将巴勒斯坦56%的土地许给了犹太人,阿拉伯人只得到了43%。而当时阿拉伯人实际控制着巴勒斯坦94%的土地,人口占了2/3——这显然是一个对阿拉伯人很不公平的决议,连英国都看不下去,投了弃权票。

而美苏之所以支持犹太人建国,则各有各的盘算:美国是因国内犹太财团的压力;苏联则试图将以色列扶持为代理人,方便自己插手中东事务。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告成立,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其合法地位的国家。翌日,一众深感不忿的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攻打以色列,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占了上风;但美国随后操纵联合国通过停火决议,在10天的停火期内,以色列迅速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补充人员和武器弹药,最终得以反败为胜。此后,以色列开始渐渐倒向美国,苏联的盘算落了空,转过头来支持阿拉伯国家。

之后,在1956、1967、1973和1982年,又先后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全部都是以色列获胜——4亿阿拉伯人打不过1000万以色列人,这就是中东的现实。

时至今日,巴勒斯坦地区的形势已经完全翻转,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大概93%的土地,阿拉伯人只占了不到7%,而且这些土地是零散的,并没有连在一起。与此同时,以色列还不断在已占领土上修建犹太人的定居点,试图制造既成事实。

冲突不断升级,和解希望渺茫

巴以冲突之所以久拖不决,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大国的介入。中东历来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一方面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是因为最近几十年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所以,在巴以的背后,都有全球大国和地区大国的身影。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差不多就是它的基本国策,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不会从这一点偏离;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国家,或支持哈马斯,或支持巴勒斯坦主流的法塔赫。正因如此,尽管以色列比巴勒斯坦强大很多,但也没办法一下子将之消灭。

其次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内部都有激进势力,每当双方关系缓和、开始举行和谈的时候,这些激进势力就会制造事端,让和谈功败垂成。

哈马斯是个激进的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拒不承认以色列,主张用暴力手段把以色列赶入大海;以色列方面,不论执政的前进党或在野的利库德集团,都将与哈马斯的妥协当作权宜之计,认定惟有哈马斯从加沙走人,以色列才能得到安全。因为暴力冲突的不断循环,极端的、要置对方于死地的主张,更容易在双方的民众中获得支持,而那些温和的、主张妥协的主张,则很容易被枪炮和流血粉碎,因而支持者寥寥,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而此次冲突的发生和升级,同样有两国内政的因素: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经执政12年,是以色列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理。近年来,内塔尼亚胡深陷贪腐丑闻,民望下滑。过去两年,以色列经历了4次议会选举,内塔尼亚胡多次组阁失败,目前以看守总理的身份留任。今年5月5日,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宣布,由于内塔尼亚胡未能在最后期限前成功组阁,正式授权中左翼政党“未来党”领导人拉皮德组建新政府。

由于以色列政坛小党林立,组阁成功需要得到立场极端的关键小党的支持,而巴以冲突的扩大降低了这种可能性,反对针对加沙的阿拉伯政党与支持以色列采取强硬路线的右翼政客,要在目前形势下合作已经不可能。这让执政的内塔尼亚胡得到了政治上的喘息空间,静待拉皮德组阁失败,以保住自己的总理位置。

而在巴勒斯坦内部,主流的法塔赫和激进的哈马斯,从2007年开始就处于分治状态,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哈马斯则控制着加沙地带。前一段时间,法塔赫以疫情为由,延后了原本定于5月22日举行的巴勒斯坦大选。哈马斯对此非常不忿,认为一旦进行选举,自己肯定能赢。

然而实际情况是,哈马斯在加沙的治理并不得当,有很多腐败的传闻,加沙地区的经济也比约旦河西岸要差很多,哈马斯的民望已经大不如前。经过此次冲突,哈马斯可以通过不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来刷存在感,重振其逐渐消失的抵抗运动光环,并突显巴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的无能,进而提高自己在巴勒斯坦人民中的支持率。

▲5月21日,加沙地带,民众庆祝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图/人民视觉

▲5月21日,加沙地带,民众庆祝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图/人民视觉

巴以冲突发展到今日,彼此之间的伤害陈陈相因,已很难决然分出对与错。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是巴勒斯坦的主人,让谁离开都不可能;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双方自然各不相让;以色列打死了很多巴勒斯坦人,但哈马斯的自杀式袭击也造成了大量以色列人的伤亡。此次冲突,支持以色列的人谴责巴勒斯坦内部的腐败,指责哈马斯是恐怖主义组织;同情巴勒斯坦的人则强调以色列滥杀无辜的野蛮行径,渲染巴人的惨状。人们在立场上的各取所需,恰恰说明了巴以问题的复杂性。

因此,巴以冲突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彻底解决的可能,这场涂炭生灵的悲剧,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发生枪击案致2死8伤 韩国惊现“钢筋荒”:原材料价格暴涨80%建筑公司展开钢筋抢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