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英媒:居家隔离,听听中国朋友的建议
英国《金融时报》4月1日文章,原题:用中国人的隔离方式寻求内心平静我每天早上5点在芝加哥的家中醒来,先遛狗,接下来就是查看来自中国的如何最好地度过隔离生活的最新建议。我通常会在中国社交软件微信的叮当提示音中醒来,信息里承载着中国朋友关于如何在身心和家庭关系完好下度过这场噩梦的建议。
某一天,这些建议可能是一个流程图,教我如何在外出回家后正确地脱下手套、口罩和衣服。而其他时候,这些建议可能是告诫“塞好下水道的塞子”。坐电梯到公寓9层安全吗?我应该走楼梯吗?一位朋友回答说,北京一些可怜的人在楼梯间感染了新冠病毒。
我还问,如何避免在居家隔离期间和自己的爱人“自相残杀”?的确,在隔离结束后,(中国的)离婚申请激增,但通常在春节家庭团聚之后,离婚申请总是急剧增加。当地专家表示,离婚率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只是民政部门长时间关门造成的积压。
总体而言,中国的家庭似乎非常好地经受住了隔离。他们对我们有什么建议?37岁的萨米与丈夫在上海一个一居室里工作和生活了两个月,她说:“我们一开始会吵架,然后摸索出一种与以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发现,我们在家和办公室是不同的人。我看到他在电话会议中吵架,捉弄同事,这其实很有趣。他也发现我在工作中有点强势,而我作为妻子时很温柔。一周后,我们适应了这种生活。”他们还买了粉红色的卡拉OK麦克风,打发无聊的时间。她说,“现在我们的关系更好了,我们觉得隔离就像是退休的预演。我们决定买一个更大的房子,开始计划退休。这感觉很好。”
43岁的温迪与丈夫和女儿在西安居家隔离,她说,“最初两周,我们整理了衣柜。我们发现,已经忘记了许多过去买的东西,这勾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36岁的上海人可可与母亲住在一起,她说,最初她们很难找到可以一起吃饭时看的电视节目,后来她们开始看她原本讨厌的肥皂剧:“我发现它们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糟糕。”
我问他们:在隔离中,中国人和西方人谁会表现得更好?可可说:“我们的生活在疫情前也没有你们西方丰富。我们习惯于待在家里。”
纽约大学上海校区的心理学教授李宣轩(音)说:“硬件很重要:当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自己的空间以及工作、学习、休闲所需的设备和网络时,就容易多了。”
美国人(更大的)房子面积可能比什么都能挽救家庭关系,但不要低估粉红色卡拉OK麦克风、清理衣橱的乐趣或者清宫戏的治愈效果。无论如何,在未来几个月,我们都要尽力保持居家隔离的平和心态,是时候开始倾听中国是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了。(作者帕蒂·沃尔德迈尔,刘德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