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参考|形势很严峻!特朗普正面临重大考验……
一次发生在中东的“突然袭击”,又给万里之外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出了道难题。
当地时间9月14日凌晨,沙特重要石油设施遭遇无人机袭击,损失惨重。
▲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部分设施发生爆炸和火灾,现场浓烟滚滚。
据沙特国有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公司声明,本次袭击将导致每天减产570万桶原油,这相当于沙特一半以上的石油日产量,占全球石油日产量的5%以上。
而与油田上翻滚的浓烟同时升起的,不仅有应声上涨的国际原油价格,还有中东地区本就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
此前美国一直在对伊朗“极限施压”,近期本来已有缓和迹象,让外界产生了一些乐观估计,但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却让形势再次变得波诡云谲……
特朗普话里有话:“幕后主使”是伊朗?
“炮弹已上膛!”
针对沙特石油设施遇袭事件,特朗普于当地时间9月15日在推特上做出了回应。虽然此次回应的速度看上去有点“晚”,但用词却很激烈。
特朗普在推文中说:“沙特石油供应遭遇攻击。依照核实情况,有理由相信我们知道谁是幕后主使,且炮弹已上膛,但仍在等待沙特的意见,听听他们认为这起攻击的元凶是谁,以及我们将在什么条件下继续行动!”
▲特朗普推特截图
谁是幕后主使?特朗普也许“话里有话”。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9月14日报道称,也门胡塞组织承认制造了这次袭击,并表示此事一旦得到证实,将凸显该组织的军力已迅速增强。
但路透社则于同日援引由沙特主导的、与也门胡塞组织作战的联军发言人的声明表示,“调查正在进行中,以确定策划和实施此次恐怖袭击的责任方”。
很快,矛头率先指向了伊朗。
据俄罗斯塔斯社9月14日报道,蓬佩奥当天在推特上发文,指责伊朗参与了对沙特石油设施的袭击。
▲资料图片: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沙特所遭遇的近百次袭击背后,有德黑兰在翻云覆雨。”蓬佩奥称,“眼下并无任何证据显示袭击是来自也门境内。”
“在各方缓和局势的呼声中,伊朗却针对全球能源供应发动了前所未有的攻击。”他给伊朗扣上了“破坏和平”的大帽子,并表示要“追究伊朗的侵略责任”。
伊朗对此指控坚决否认,法新社9月15日援引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此类无益和盲目的指控和言论是莫名其妙和毫无意义的。”
伊朗外交部暗示,这些指控是(美国)要对伊朗进行报复的借口。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同时警告美国称,距伊朗2000公里以内的所有美军基地和舰艇都在伊朗导弹的打击范围内。
从博尔顿离职到沙特石油设施遇袭
美国和伊朗再次剑拔弩张,中东紧张局势由此再度加剧。
这一幕,或许充满戏剧性。因为就在几天前,外媒在分析美伊关系前景时还曾一度流露出乐观情绪。
而这就不得不“归功于”一位关键人物——博尔顿——的离开。
据美媒报道,特朗普9月10日突然发推文宣布,他已要求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辞职,并表示他自己其实和“本届行政当局内的其他人”一样,“强烈反对”博尔顿的许多建议。
特朗普此言或许并不夸张,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6月23日播出的《与新闻界对话》电视节目中,特朗普就曾点名批评博尔顿,称其“绝对是个鹰派人物”,并说“如果由他做决定,那么他会同时与全世界为敌”。
▲资料图片:特朗普(左)与博尔顿
伊朗方面对博尔顿的控诉更为强烈,法新社此前在5月30日报道称,伊朗方面将这位鹰派官员称为“邪恶地渴望该地区陷入混乱”的“战争贩子”中的一员。
所以,当博尔顿离职的消息传出后,舆论对美伊关系改善普遍看好。
“没有博尔顿,特朗普可以软化对伊立场了。”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9月11日以此为题报道称,特朗普最近对伊朗开始考虑走外交路线,而博尔顿的“退场”可能为特朗普实现美伊举行峰会的梦想铺平道路。
▲彭博社报道截图
博尔顿的离职使白宫中少了对伊朗采取强硬路线的最强烈鼓吹者之一,让外界看到了美伊在一年多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后开启谈判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法新社9月10日还报道称,在博尔顿“被辞职”的消息宣布仅90分钟后,美国财长姆努钦就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特朗普总统已清楚地表明,他愿意无条件举行会晤。”
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直到沙特的石油设施遭袭。
美媒:特朗普确实曾想达成协议……
“假新闻说我愿意同伊朗举行‘无条件会面’,这是不实陈述(一如往常)。”当地时间9月15日,特朗普在推文中这样“改口”。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9月14日披露,其实对伊朗、对阿富汗塔利班,以及之前对朝鲜,特朗普确实都想斡旋达成协议。
怎奈何,彼时博尔顿一直在身边。报道援引特朗普的话说,博尔顿“让我们耽误了”与朝鲜的谈判。
如今,好不容易博尔顿“走人”,却发生沙特石油设施遇袭的“意外”。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
▲资料图片:博尔顿
现在,美伊之间的最新波折,在美国国内也倍受争议。
美媒9月15日援引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墨菲的话称,蓬佩奥对伊朗的指责“是不负责任的简单化,会把美国扯进愚蠢的战争”。
而在蓬佩奥的推文下面,美国网友也质疑声不断,要求蓬佩奥“拿出证据”。
特朗普或许已经无暇顾及“证据之争”。如果《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属实,那么,特朗普此刻可能最惆怅的是:为何“树欲静而风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