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下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原标题:特稿丨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在地球上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央视新闻客户端综合)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当地时间5月16日逝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东广州,曾经在苏州园林狮子林中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贝聿铭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在他的设计生涯中,博物馆是一个核心关键词。他认为“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1983年,66岁的贝聿铭获得了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2010年,93岁的贝聿铭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这是建筑业界最有声望的终身荣誉奖项之一。

英国建筑师戴维·阿德迦耶(David Adjaye)曾经这样评价贝聿铭:“在我开始研究建筑的时候,贝聿铭已经是‘巨人中的巨人’。他的作品举重若轻,风格鲜明,将复杂和矛盾的要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国内出版的《贝聿铭全集》序言中这样介绍贝聿铭:“先生深受儒学影响,文化底蕴融贯中西。其人身经历和‘艺术与历史相融合’的创作理念,使建筑作品浓缩着东方哲理、硕儒品性和特立独行的西方观念,不仅体现出古老东方文明的现代价值,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类为诗意栖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而他本人也曾表示:“我离开中国几十年了,体内始终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美国波士顿:贝聿铭一鸣惊人之作“肯尼迪图书馆”

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下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肯尼迪图书馆项目,是1963年肯尼迪遇刺后全美舆论高度关注的一件公共事件。

以杰奎琳•肯尼迪为首的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寻找建筑师。候选建筑师包括路易斯•康、密斯•凡•德•罗、阿尔瓦•阿尔托、弗兰克•阿比尼、卢西奥•科斯塔和五位当时还不太出名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其中就包括贝聿铭。最终,杰奎琳•肯尼迪选择了贝聿铭。

肯尼迪图书馆结构的主体是一个精妙绝伦三棱竖体,它矗立在由几何形体构成的大面积基座上。紧邻三棱竖体是的玻璃和钢结构的立方体,通高的中空空间肃穆庄严,这种空间感唤起人们对肯尼迪总统的追思,建筑本身也成为一座纪念碑。

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下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法国巴黎:为卢浮宫博物馆留下“玻璃金字塔”

1983年,贝聿铭接到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成为大卢浮宫项目的总建筑师。

法国相关官员之前问询了欧洲15座主要博物馆的馆长“如果要扩建博物馆,首选的建筑师会是谁”,结果有14位都提到了贝聿铭,而密特朗也属意于他。密特朗曾告诉贝聿铭,他喜欢贝聿铭的作品是因为贝聿铭在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项目中将新与旧完美地结合。

贝聿铭最终为卢浮宫重修计划留下了一座炫目的“玻璃金字塔”,在他的设计中,玻璃金字塔结构打开了卢浮宫地下世界和建筑本身。

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下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站在金字塔的底下,透过螺旋的阶梯、钢管玻璃结构仰望天空,能更好地体会卢浮宫原本的巴洛克风采。同时,通过金字塔,游客可以进入卢浮宫周围三个馆,穿透金字塔的光则可进入地下两层空间。

这一设计一度引发争议,不过贝聿铭坚持认为,如果中庭没有通透的金字塔,那地下的部分看起来就和地铁站相差无几。

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下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言论逐渐为公众一致的赞誉所取代。

贝聿铭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卢浮宫排在我整个职业生涯的首位。

香港:灵感来自竹子的中银大厦

20世纪80年代,贝聿铭被要求在台风多发的香港设计一座独特的高耸的中银大厦,当时,高70层楼的大厦是亚洲最高建筑。

最终,贝聿铭设计了由四个三角形立柱构成的塔楼坐落在52米高的立方体上。位于四个不同象限内的立柱节节高升,在最高处只余一个三角柱。带刻面的表面覆盖着反射玻璃,映衬出周围环境的风云变幻。

竹子是该建筑的设计非常重要的灵感来源。这座大型结构的躯干代表着竹子的生长方式,象征着希望和中华文明的复兴。

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下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苏州:贝聿铭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

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下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1999年苏州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新馆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与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构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

走进苏州博物馆,宛如搭乘小舟,荡入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博物馆内移步换景,站在博物馆的任意角度,都能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古典味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综合)

致敬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留下的那些“凝固的音乐”

相关阅读:
贝聿铭逝世 这位“富15代”让世界见识华人的才华 美国一架F-16战机撞击大楼 飞行员弹射撤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