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广东佛山三名员工疑因讲粤语被罚款5000元 律师:用人单位没有罚款权

来源: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李震 

2月21日,网传广东佛山一家公司有三名员工因工作期间使用粤语进行交流,被公司罚款5000元。据网传处罚通知显示,公司方面认为员工未遵守公司内部实施的普通话沟通政策,因此采取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对此,新黄河记者致电网传截图显示的佛山市屿旭置业有限公司,但未有人接听。律师认为,用人单位没有罚款权,且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出台,需按照相应程序,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才能对员工适用。21日下午,当地人社部门回应称,暂未接到有关投诉,若有投诉将按流程处置。

2月21日,网络上流传了一则《关于加强普通话沟通处罚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提到,根据公司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公司内部正式实施国语(普通话)沟通政策,以促进工作环境的统一性和沟通效率。但有个别员工未能遵守规定,使用非国语(粤语)进行工作交流。

△网传公司处罚通知

△网传公司处罚通知

“为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并遵守公司政策,维护公平和专业的工作环境,我们必须对违反普通话沟通政策的行为采取相应措施。”《通知》中称,经调查有三位同事在工作期间使用粤语交流,违反了公司的沟通管理规定被处罚。其中,何某某被罚3000元,赖某某被罚1000元,黄某某被罚1000元。公司方面认为,此次处罚旨在提醒并警告所有同事,公司对于任何违反沟通政策的行为都将采取坚决措施。《通知》落款为“屿旭置业有限公司管理层”,时间为2024年2月20日。

此外,另一则相关视频显示,公司一名高管在管理层群内表示,“讲粤语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尤其是何某某,身为主管犯这种低级错误,这次先罚款3000(元),如果再有下次的话就降职处理。”

△屿旭置业内部全面禁止非普通话沟通政策全文

△屿旭置业内部全面禁止非普通话沟通政策全文

网传视频和截图发布后,网友几乎是一边倒的“讨伐声”。有网友认为,法律上没有任何规定称工作期间不能讲本土方言,且通过本土方言更能提高沟通效率,质疑公司在“变相罚款”。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对于一些听不懂方言的同事,若其他同事用方言沟通,的确不益于工作交流。

2月21日,新黄河记者致电屿旭置业有限公司,但其注册登记电话一直未能接通。同日,记者致电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未得到回应。随后,记者又致电了佛山市禅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暂未接到相关投诉,“接到后我们会按流程处置。”

山东豪德(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宗艳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依法享有用工管理权,为打造自身企业文化可以提倡员工说普通话或者方言,也可以出台一些内部措施和规定,但是这一内部规章的出台,必须依法制定、公示和实施,尤其是在制定、修改这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履行相应的程序,如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才能对员工适用。“此外,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管理权不具有行政法上的性质,不具有惩罚劳动者的内涵,没有罚款权,在执行中也不能因为说方言的问题就罚款或开除员工,说方言也不属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网传公司的登记信息

△网传公司的登记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佛山市屿旭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一家以从事房地产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某杰。

责任编辑:陈建瑞SN243

相关阅读:
死亡率极高!男子嗓子痛到快窒息…很多人以为只是感冒 海南一老人举报二级警长妹夫拥有巨额不明财产 当地警方:正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