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繁花》爆火 上海做对了什么?

近一年来,上海在节日期间的精心布置,频繁成为社交媒体关注点,而《繁花》的播出,则让更多观众看见上海繁华、时尚、精致一面的背后,与人、时代、历史之间的关联。如果说《爱情神话》让人真切感触到当代上海的市井烟火气息,那么《繁花》则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时光之旅,让大家清晰体会到现代上海的发展历程。

网友喜欢用“宣传片”和“情书”,来形容一部影视剧为扩大城市影响所做的贡献,而《繁花》显然超越了“宣传片”和“情书”的定义,它浓郁的叙事风格与人文精神,使得它的每个细节都洋溢着具有标志性的上海“腔调”。谈不尽的上海,因为一部电视剧的播出,又多了一些可供深入观察的角度。这不禁让人感叹,《繁花》的爆火,并不是偶然现象,上海为塑造城市形象、挖掘城市故事、培养城市亲和力,在影视剧营销上所做的努力或是范例般存在。

据报道,在得知王家卫要拍摄《繁花》后,上影集团主动接触导演,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投资5亿元收购王家卫看中的一处影视基地的决策,并以50年建筑标准,1:1还原了那个时代黄河路和进贤路的马路实景;《繁花》的原著作者金宇澄是上海人,导演王家卫出生于上海,胡歌、马伊琍、唐嫣、郑恺、吴越等一众上海籍著名演员云集于剧中,这使得《繁花》的创作,无形中有了一股文化与情感上的凝聚力,这股凝聚力又形成了剧作独特的气质与气味,可以更好地与观众审美建立连结。

电视剧版《繁花》重点刻画了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剧作不仅对当时的股票市场、外贸商战有着真实的描写,也对酒店娱乐、商业营销等有着大胆的讲述,有网友总结出宝总当年做生意和当下的商业手法如出一辙:“明星效应就是请明星代言,饥饿营销就是限量发售,新闻头条就是打热搜”……尽管有网友觉得王家卫把1992的上海拍出了1929年的味道有待商榷,但这些刻在一代人记忆中的真实历史事件与生活细节,而非城市元素的简单堆砌,有效提升了剧作的质感与话题价值,这当然也与出品方与主创团队对剧作风格的自我坚持是分不开的。

和平饭店大门两侧摆出《繁花》大幅海报,剧中同款房间曾经的名字为“72号英国套房”,目前该房型已改名为“英国繁花套房”,价格也从15930元涨至16888元;被认为是剧中标志性地点“至真园”的原型“苔圣园”,也吸引了不少打卡者;现在的黄河路“比过年还热闹”……几乎所有与《繁花》有关的街道、酒店、饭馆等地址,都成为年轻游客、亲子家庭在上海Citywalk的打卡地;剧里至真园的“霸王别姬”、椒盐大王蛇、干炒牛河,夜东京的宝总泡饭,还有汪小姐最爱的排骨年糕,订单量暴涨……电视剧所造就的“繁花现象”,或会延伸至2024年春节乃至更久。

将眼光放长远看,《繁花》的热度终会过去,但《繁花》之于上海这座城市,之于居住在这里的人,乃至许多把它列为旅行目的地的游客来说,这部电视剧的影响,会不声不响地浸入到城市肌理中,时不时地调动人们的视线,不断地注目这座城市。

责任编辑:薄晓舟

相关阅读:
柳州一私家车违停挡住救护车,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亲属:将起诉车主和物业 “我就违法解除,你去告我呀”,女高管“高调”裁人,关联公司官网已关停,被开员工否认“一路讹诈”